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總結去年全市漁業工作,分析形勢,安排部署今年漁業重點工作,3月25日下午全市漁業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議獲悉,安慶市今年將著力抓好百萬畝特色水產基地建設,提升漁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2014年安慶市水產品總量37.93萬噸,同比增長3.3%;水產品總產值71.03億元,首次突破70億大關,占大農業的17.15%,同比增長4.8%。全市農民人均漁業收入583元,同比增加8.56%,約占農民人均總收入的6.46%。全市養殖總面積216.65萬畝,比去年擴大5500畝。在水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全市建立健全三項記錄制度,加強產地、市場水產品質量抽檢和送檢工作,2014年全年水產品監測合格率達100%。漁民上岸工程方面,2014年11月全市733戶漁船為家漁民上岸安居工程全面竣工。
今年安慶市將實行“大湖搞生態、優環境、出精品、創品牌,精養魚塘搞特色、上規模、高標準、保健康、穩市場、增效益”的技術路線。沿江大湖發展環保型增值漁業;沿江灘涂、低洼圩田適度退田還漁,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的池塘漁業;適度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增效漁業。接下來,安慶市主要走漁業利用和漁業資源保護結合之路,改人工修復漁業資源為人工修復和自然修復相結合的漁業資源修復方式,宿松的大官湖、龍感湖,樅陽的白蕩湖,桐城的嬉子湖等5萬畝以上的大中型湖泊進行資源修復,圍欄網拆除。改以投吃食性魚類和河蟹為主要養殖品種為以投濾食性、雜食性和小型肉食性為主的養殖品種。計劃依托安慶大中型湖泊周邊38萬畝的可利用灘涂和60萬畝的低洼圩田,布局在宿松、望江、樅陽、迎江、桐城、懷寧、太湖縣等合適區域,因地制宜,實施退田還漁。
另外,圍繞“5211工程”和百萬畝基地建設,安慶市將抓好80萬畝湖泊生態漁業基地建設、20萬畝高標準連片精養魚塘基地建設、10萬畝規模化名特水產品養殖、3萬畝稻田綜合種養基地建設,并抓好10個漁業示范區、基地項目建設。(安慶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