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中部地區以草魚、鯽魚、鳊魚等常規淡水養殖品種為主,在2014年行情整體較差的情況下今年已出現大面積轉養,筆者剖析了當前不同模式下的養殖現狀,并對市場趨勢作出簡要預判,以供業者參考。
一、蘇中地區養殖概況
1、養殖水面分布
江蘇中部區域包含泰州、揚州、鹽城西部區域,常規淡水魚類(草、鯽、鳊、鰱、鳙)養殖水面約40萬畝,是華東常規淡水魚類的主要養殖區域之一,各主要水產養殖大縣養殖水面分布大致如表1。2各區域的主流養殖模式蘇中區域常規淡水魚養殖模式主要有三種:鯽魚精養、草魚精養以及草鯽/草鯽鳊混養。
(1)鯽魚精養模式
該模式畝放鯽魚1600-2500尾,畝放草魚小于80尾,套養適量花白鰱,以鯽魚產量為主,主要分布于寶應、鹽都、建湖、高郵、興化縣北部沙溝、周奮2鎮。
。2)草鯽/草鯽鳊混養模式該模式畝放養草魚100-600尾,畝放鯽魚+鳊魚800-1600尾,套養適量花白鰱,主要分布于興化、高郵東部橫涇、甘垛等鎮。
(3)草魚精養模式該模式畝放養草魚500-1000尾,畝放鯽魚小于300尾,套養花白鰱,主要分布于興化南部陳堡、周莊和泰州姜堰區。
3、常規魚類病害情況
(1)草魚病害近幾年草魚病害相對穩定,主要以草魚老三病、出血病、寄生蟲病為主,病毒性疾病發病率不高。從目前情況看,2015年草魚病害顯著低于去年同期。
(2)鯽魚病害近兩年,華東區域鯽魚大紅鰓、鰓出血病爆發,已超過孢子蟲病成為鯽魚第一大病害。從今年看,大紅鰓、鰓出血已經開始出現,且有往西、往南快速擴散的趨勢。大紅鰓屬于細菌性疾病,鰓出血屬于病毒性疾病,兩種病致死率均較高,且由于發病時節天氣、水體環境多變,容易并發其他多種疾病,目前缺乏有效控制措施,是導致鯽魚養殖虧損的第一大禍首。
4、近兩年蘇中魚價波動情況近兩年來,草鯽魚價格偏低,虧損比例逐年加大,養殖戶養殖信心明顯不足。2013年下半年開始,鯽魚價格走低,尤其是小規格鯽魚(8兩/尾以下)。2013年底至2014年年初,鯽魚價格更是跌破成本價,且出魚困難,直至2015年4月下旬才開始回升。
2013年底至2014年初草魚價格較好,但是從2014年8月開始,直線下降,當年年底低于成本價,很多養戶飼料成本都難以收回。
連續兩年的魚價低迷,加之鯽魚病害肆虐,導致養殖戶虧損比例迅速擴大。從目前情況分析,6月之前賣魚的鯽魚養殖戶,尤其是小規格鯽魚養殖戶,虧損比例約為6成。草魚方面亦不容樂觀,由于2014年初草魚價格較好,尤其是小草魚(2-3斤),因此養戶增加了放養密度,但目前小草魚價格仍在成本線以下,預計草魚精養區域虧損比例將達到7成以上!草鯽混養區域虧損比例相對較小,但連續兩年盈利下降,且出魚較往年困難,目前整體養殖信心不足。
近三年蘇中區域鯽魚(7兩規格)價格走勢
近三年蘇中區域草魚(4斤規格)價格走勢
二、2015年常規淡水魚類養殖分析
1、轉養明顯增加
2014年,與草鯽魚行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羅氏沼蝦,其價格較好,不少養戶畝盈利1萬元以上;另外,中華絨螯蟹產量較高,比往年高了近一倍,且養蟹畝投資較少,資金回報率較高;更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利用水面種植蓮藕的養戶因藕價大漲,利潤比往年提高了不少。
在這種常規魚養殖形勢艱巨、其它品種卻賺得盆滿缽滿的背景下,2015年開始出現大量轉養現象,初步數據統計參見表2。
從表2可以清晰看出,魚塘轉蟹的面積最大,近8萬畝,其次是轉養藕,面積約5萬畝,而羅氏沼蝦轉養主要集中于高郵區域,轉養面積約2萬畝。鹽都、建湖、寶應以大水面為主,轉養蟹和蓮藕的水面較多;姜堰區域因為存塘魚未賣,因此難以轉養。
另一方面,在鯽魚大紅鰓、鰓出血的主要發病疫區(蘇中的建湖、鹽都、寶應、興化縣沙溝、周奮等),鯽魚精養轉草鯽混養的水面也明顯增加,主要因為草鯽混養模式中鯽魚密度降低,發病率有下降趨勢,同時,增加養殖品種可以均攤成本,從而降低病害帶來的養殖風險。
2、鯽魚精養區域降低發病風險,熱水鯽魚、大規格鯽魚受追捧
從今年的投苗情況看,2015年鯽魚精養區的大規格鯽魚放養較多,整體投苗尾數較去年差異不大,但由于轉養和被征收等因素影響,全年蘇中區域鯽魚產量保守估計將比去年減少20%。
對于鯽魚精養區域來說,今年鯽魚病害已經有全面爆發的苗頭,鰓出血在建湖、鹽都、寶應等區域開始發病,大紅鰓在高郵區域也逐漸呈現普遍性發病的趨勢。鯽魚發病后養戶采取的普遍措施是降低飼料檔次和停料、減料,因此,今年發病期的持續時間將決定年底大規格鯽魚的數量。目前鯽魚價格較高,尤其是大規格鯽魚,蘇中區域8兩規格的鯽魚賣到7-7.5元/斤,陳年鯽魚出塘較快,目前存塘陳年鯽魚已經非常稀少。在今年全年整體鯽魚供給量減少的預期下,年底大規格鯽魚價格看漲。
3、草鯽混養區域密度降低,規格放大,草魚熱水魚或成主流
2015年江蘇草鯽混養區域水面被征收約4-5萬畝,僅興化市退塘還湖水面就有3萬余畝。從養殖角度看,2015年由于草魚苗種價格較低(年初3-5尾/斤的草魚種價格為3.8-4.1元/斤,1斤以上二齡草魚種價格在4.1-4.2元/斤),且大規格草魚魚種供應充足,今年草鯽混養區域草魚放養規格明顯變大,二齡草魚種放養成為普遍趨勢,不少塘口草魚放養規格達到2斤以上。另一方面,由于近兩年小規格鯽魚成魚價格較低,且去年年底草鯽魚價格較差,養殖戶鯽魚放養尾數普遍降低,降低幅度約為30%,放養規格較2014年大。
二齡草魚魚種預期在今年8月就將有相當數量3-4斤成魚上市,且今年將成為普遍趨勢。但出魚量受雨水和價格影響較大,目前尚不可測。
4、草魚主養區域壓塘魚多,出魚慢,減虧成焦點 。
草魚主養區域2014年放苗密度增大,年底規格偏小,年底草魚價格差,不好出售,養戶普遍少出一網草魚,開春后出魚節奏整體慢了一個月,5月才開始大面積清塘。目前壓塘魚仍然較多,保守估計,比去年同期高了70%以上。大部分養殖戶未放養草魚魚種或少量放養,準備2015年將存塘魚逐步出售,減少虧損程度。
但去年密度過大,魚塘長期處于頂塘狀態,浮頭頻繁,成魚出售時間變長,導致斤魚養殖成本較高,該情況下養戶盈利情況不容樂觀,且今年的出魚時間將由去年的4-7月拉長至全年出魚,影響蘇中熱水草魚的出塘價格。
三、發展趨勢
1、養殖大規格鯽魚,反季節出
鯽魚從近幾年魚價走勢可以看出,9兩以上的鯽魚價格可觀,均有盈利空間,而且即使在2013年底鯽魚爛市、中小規格鯽魚難以出售的情況下,大規格鯽魚也能順利出售。在接下來的2年內,筆者預計鯽魚大紅鰓和鰓出血病仍難以得到有效控制,養殖大規格鯽魚和反季節出魚的難度增加,因此,大規格鯽魚和反季節鯽魚的價格仍將維持較高價位。提高養殖技術,養殖大規格鯽魚,反季節出售鯽魚也將成為近兩年常規淡水魚養殖的趨勢。
2、更重視花鰱效益在吃食魚效益不佳背景下,花鰱價格卻一直很穩定,2.5斤/尾以上規格的花鰱最高賣至6元/斤;栃б娉^吃食魚,養殖戶2015年普遍關注花鰱養殖。近兩年圍繞花鰱養殖的相關技術和產品將使花鰱產量更上一個臺階。
3、各區域開始嘗試混養高價值品種在魚價盈利空間嚴重縮水的情況下,養殖戶更容易接受新的品種和模式,當前各區域開始嘗試混養高價值的品種,如興化區域魚與青蝦混養,年前或者3月份放養青蝦苗,5月起捕。姜堰區域和興化某些區域開始探索魚與白對蝦混養,設計白蝦畝產量在100-200斤。
高價值品種對養殖環境和技術水平的要求更高,這些品種的引入將大大提高蘇中常規淡水魚養殖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對水產品質量的提升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