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共放養33000只甲魚,經過8個多月的養殖,出魚25000多斤,公魚平均規格大1.4斤/只以上。”2015年5月30日,浙江杭州市余杭區養殖戶顧文良溫室甲魚出魚了,吸引了附近十多名甲魚養殖戶前來圍觀,一探究竟:養殖戶們都感嘆,甲魚又大又漂亮,很久沒有看到這么好的甲魚了。
顧文良是余杭當地著名的養殖戶,養殖甲魚多年。目前擁有兩棟溫室甲魚棚,大約1100平方,在自己的甲魚塘孵出苗后,陸續在2014年9月5日前后投苗,養殖至2015年5月30日,出塘甲魚15000斤,另外仍存塘10000斤,養殖過程共用飼料16噸,飼料系數低至1.26,8個月便賺了18萬多元,令圍觀的養殖戶都對其豎起大拇指。
“截止去年,甲魚的行情已經連續低迷兩年多,很多人都沒有信心養甲魚了,所以我認為今年是個機會,因此我加大了投苗量。”顧文良告訴記者,其養甲魚不跟風,而且注重飼料的質量,所以令其今年大獲成功。他是怎么養甲魚的?
秘訣一水溫保持穩定
顧文良認為,溫室養殖甲魚,最關鍵的是保持水溫穩定。
“養溫室甲魚,跟外塘最大的區別就是溫度可控。”他說,甲魚在30~32℃攝食好,長速較快, 30℃以下吃食明顯減少,25℃以下基本不生長;所以溫室水溫最好要保持在30~32℃。如果水溫經常波動,忽高忽低,甲魚容易應激,也容易發病。
一般情況,顧文良的溫室棚只養三茬,保溫效果做的很好,每個溫室棚有兩臺低污染的生物秸稈爐,主要應用保持水溫,即使最寒冷的冬天水溫也能保持在31℃以上。而且使用生物秸稈的成本并不高。他在這一個養殖周期共買了3萬元的生物秸稈,還剩下一點沒有用完,平均每只甲魚加溫成本在0.85元左右,十分劃算,而且污染少。
其方法是:在養殖池一側建土暖氣鍋爐,一般略低于養殖池底平面,池水直接流入加熱系統,加熱后自動流向養殖池,也可用循環泵注入養殖池。通常每天加熱一次即可,寒冷季節每天加熱兩次,就能保證甲魚生長所需的溫度。
秘訣二注重前期肥水
溫室養殖甲魚,氣溫和水溫較高,養殖水體偏小,長時間的集約化養殖,會導致水質條件下降,生態環境逐步惡化。治理水質惡化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頻繁大量地換水,但是這種做法既影響甲魚正常生長,使甲魚產生應激反應,又浪費人力財力。
對于保持水質穩定,顧文良有自己的一套養殖理念,除了保持水溫穩定外,同時他也十分注重前期肥水。他表示,肥水中的浮游植物可增加水中溶氧,吸收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抑制病源微生物的生長;此外肥水還可減輕甲魚的應激反應,使甲魚有一種安全感,減小相互爭斗的幾率。
“培養優良的浮游植物,形成適宜的肥水水質,是早期管理的關鍵;肥水的標準為:水呈綠色或棕綠色,池水透明度在25~35 cm,pH值為7~8.5,溶解氧4 mg/L以上。”使用顆粒料跟粉料最大的不同是水清,顧文良介紹,剛開始放苗時只是用聚維酮碘對水體消毒,小苗放下去以后開始肥水,結果過了半個月水還是很清,然后又補充了3~4次愛水5302及EM菌,水才肥起來,肥水最主要目的是培養水體微生物,維持水體微生態平衡,這樣甲魚生活的水環境舒適,甲魚也更健康,發病也少;并且前期水肥,爛頭爛爪出現的幾率也少。
秘訣三中后期注意多用芽孢桿菌等調水
隨著甲魚不斷長大,吃的飼料也越來越多,排到水體的糞便也不斷增加,水體很容易導致氨氮、亞硝酸鹽超標;所以顧文良前期注重肥水,后期注重調水。
“我開始時是半個月潑灑一次芽孢桿菌,但是養殖5個月后時就要加強次數。”顧文良說,養殖的中后期,他有一天發現幾只甲魚漂在水面,一測水體亞硝酸鹽超標嚴重,緊急換了三分之一的水,并潑灑VC和葡萄糖解毒,才處理好,幸好處理及時,沒有造成大的損失。他認為,在甲魚養殖中后期需要加大芽孢桿菌類的生物制劑使用頻度,這樣氨氮、亞硝酸鹽會控制的更好,最好一個月至少3次。
秘訣四堅持不用抗生素
在傳統的甲魚養殖經驗中,甲魚養殖一定要定期使用抗生素預防,不然肯定養殖不成功,因為甲魚容易發病。但顧文良卻在首次嘗試不用抗生素的前提下養殖成功了。
“溫室養甲魚怎么可能不用藥?”剛開始時顧文良根本不相信,后來天邦技術員說服他,天邦甲魚全熟化顆粒料通過熟化工藝對原料經過滅菌,從源頭開始大大減少了甲魚疾病的發生,建議他嘗試天邦的全熟化飼料;后來經過一個周期的養殖,按照天邦技術員的要求,在半信半疑中養殖到今天甲魚出塘,看到甲魚養的又大又好。“原來真的可以做到養甲魚不用藥!”
“每萬苗可以幫我節省將近兩千元的藥品費用。”顧文良總結道,以前使用藥品費用成本大,這次使用天邦全熟化甲魚顆粒料,不但省了很多藥用成本,而且不用二次加工,養甲魚變的輕松許多,并且天邦溫室生態養殖流程便于操作,只要按照要求一步步做下來就可以有好的效果,讓甲魚養殖變的輕松簡單。
來源:農財寶典水產版
作者:蘇若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