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兩與一斤規格羅非魚對比
注:文章來源2014年第50期《中大水生通訊》,文中的羅非魚價格和飼料成本等為2013年的調查數據,只作參考。
病害損失:羅非魚爆發鏈球菌病死亡多數是在5兩以上,近兩年在粵西、珠海平沙、高要等主養區域羅非魚的死亡率達到20%以上,特別是大規格的羅非魚死亡率更高。若養殖6兩規格的魚,加快出魚速度,減少大規格羅非魚的死亡率。減少損失、降低風險、提高效益。
資金周轉:正常情況下羅非魚養殖都有標苗過塘,1兩規格的苗種養殖2個月時間就可以賣魚。而養殖1斤規格的魚要3個月以上,若是有發病的情況養殖周期更長,經銷商資金周轉慢、風險更大。
雖然0.6~1斤規格魚價格只有4.2元/斤,比1斤以上規格少了0.8~1元/斤,但餌料系數只有約1.1,飼料成本約為2.5元/斤。若規劃好養殖計劃,調整養殖模式同樣能提高產量和產值。
2. 六兩規格養殖模式推薦
2.1 標粗精養模式
第一造:奧尼苗過冬,選擇開春時節過塘,規格1~2兩。同時標粗塘補充羅非苗及雜魚魚種(供第二造用,密度適當減少)。
視天氣與投料情況,第一造由于天氣還不穩定,魚類生長較慢,可能需要65天左右用疏網起捕約一半的羅非魚(6兩以上),剩下的羅非魚,包括雜魚再養20~30天全部出完,部分雜魚不夠上市規格的繼續留養(此時為6月上/中旬)。
水體消毒5天后,從標粗塘過魚種(此時平均在1~2兩)。同時標粗塘補充苗種(供第三造用,密度適當增加)。
第二造:一般六月初過塘。
第二造處于魚病高發季節,建議適當降低養殖密度,縮短本造的養殖周期以減少風險。最好每個星期投藥餌(保健防病)1~2次,視水質情況20~30天水體消毒一次(生石灰化水全塘潑灑,50斤/畝)。養殖60天,用疏網起捕約一半的羅非魚(6兩以上),剩下的羅非魚,包括雜魚再養20~30天全部出完,部分雜魚不夠上市規格的繼續留養。養殖過程若出現魚病可拌藥投喂控制死亡率,正常投料。
水體消毒5天后,從標粗塘過魚種(此時平均在1~2兩)。同時標粗塘補充苗種和適量的雜魚魚種(過冬用)。
第三造:一般九月初過塘。
由于第三造的養殖時間變數較大,所以本造的養殖可以比較靈活應對。規格不夠或魚價太低,則可選擇刮一批魚,剩下的過冬;雜魚中規格不夠的放回標粗塘,第二年開春再賣魚及干塘。
效益估算:
羅非魚畝產量估計:(3000+3000+2500)尾×0.8斤/尾×90%=6120斤
羅非魚畝產值:6120×3.8=23256元
其中90%為保守存活率估算,一般奧尼苗養殖到2兩,如無大的病害,成活率都比較高,甚至超過9成。8兩規格的羅非魚飼料成本在2.5元/斤左右(按2013上半年原料價格估算)。其它成本0.7~0.8元。如果有保護價3.8元,加上雜魚,每畝利潤3000元以上,利潤空間不錯、風險較低。
2.2 輪補輪放
在沒有標粗塘的情況下,養殖戶可選用輪補輪放的養殖模式。我們建議,養殖戶一年分兩次放苗,分別是3月和6月份各一次。有過冬條件的魚塘第二批苗的放養時間可相對靈活一些。然后捕大留小,分三次出完。
至于放苗的密度,立體養殖的要比精養的適當少一些。比如珠海平沙,三月份可放3000尾/畝,6月份可以補2000尾/畝左右;而養豬塘第一批苗的放養密度最好控制在2000~2500尾/畝的范圍。
此外,有少部分養殖戶采用一次放足,多次起捕的方法。不過這種方法的不足之處在于:當密度過高時,羅非魚長到3兩以后生長速度明顯受限,從而影響出魚的時間,也加大了細菌性病爆發的可能性。
3. 飼料選擇
從當前各主要羅非魚養殖區域的養殖變化情況來看,六兩規格羅非魚養殖的趨勢在上升。這種趨勢不僅會使養殖模式發生相應變化,它還對飼料的市場定位與推廣等問題提出了新的需求。
六兩規格羅非魚養殖的存塘密度較高,飼料投喂量較大,水質比較難控制;且六兩左右的羅非魚較一斤左右羅非魚營養需求更高。為保證羅非魚有較快的生長速度,建議養殖戶全程使用高檔羅非魚膨化料。(完)
作者:廣州市誠一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羅非魚事業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