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湖北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是水產養殖大省,全省可供養殖水面975萬畝,湖北以草魚作為主養品種,主要養殖模式是主養大草魚、大小草魚混養、主養小草魚,2013年草魚總產量87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7.4%。鄂東地區是湖北水產養殖的重要區域,是湖北省亦是華中地區水產養殖的代表區域,在具備華中區水產養殖共性的基礎上,亦有自身獨特的養殖特點。
鄂東最大的梁子湖水系在長江入口是樊口,是著名的武昌魚原產地,因此武昌魚(鳊魚)成為該區域第二大主養品種,隨著鳊魚養殖技術的成熟,逐漸形成了鳊魚主養、青鳊鯽混養等;鄂東地區多湖泊,是湖北大水面養殖的典型代表區域,主養以低密度吃食魚養殖或花白鰱養殖為主,也有部分大水面達到了精養池塘水平,例如咸寧嘉魚一3000余畝的池塘,能夠做到年均畝投喂顆粒飼料1.0噸,高于鄂東精養池塘平均投喂顆粒飼料0.78噸的標準。
最近幾年鄂東地區精養池塘面積逐年下降,第一因素是城市的開發,第二因素是魚價低迷導致部分池塘進入種藕或空置,對應的魚總產量在逐年平穩上升,主要因素是精養池塘畝均投喂量的提升及大水面(湖泊)逐步由原來的粗養向精養或半精養轉化。
2013年-2015年養殖模式變化
最近3年養殖模式變化的深層原因探析是魚價(更準確的是賣價格與養殖成本差額)的波動帶來模式的遷移,隨著鳊魚價格的持續低迷,主養鳊魚的客戶總數逐年下降是一個充分的例證。2013年主養模式以小草魚為主,占48.75%,2014年主養模式以大小草魚混養為主,次之為草鳊混養,2015年以大草魚養殖為主,其次為小草魚。從2013-2015年來看,隨著小規格草魚價格的走低及養殖成本的上升,主養小草魚的客戶數在2014年的基礎上減少了60%,大小草魚混養的客戶數增加了87%,2015年大草魚客戶數占到第一位,占總客戶數的28.7%,初步判斷2015年年底鄂東地區大規格草魚產量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大規格銷售價格將會出現大幅度潑動,尤其6-8斤的大規格草魚。除上述模式外,隨著常規養殖品種養殖效益的下降,部分優質養戶開始進行特種養殖,例如黃顙魚、鮰魚、南美白對蝦,這是養殖模式遷移的新變化。
注:2013 年沒有統計單養草魚苗種模式。
鄂東水產養殖盈利結構分析
1、養戶盈利水平結構分析
2013年鄂東地區有17.07%的客戶畝均盈利達到了3000元以上,有3.83%的客戶出現了虧損。通過對畝均效益超過3000元的養戶群體進行數據分析發現,這類客戶除連續多年都能夠獲得高出市場平均盈利外,還具備以下全部或者部分特征:5-7月起捕熱水魚、花白鰱畝均產量超過750斤、相同模式下餌料系數比平均水平低0.15以上、畝均調水費用(含化肥)高于350元/畝且殺蟲消毒費用低于80元/畝。2013年畝效益獲得高于3000元的客戶在2014年魚價全面低迷的情況依舊保持畝均效益高于2500元以上,掌握并理解盈利要素的客戶能夠持續多年成功。
2、不同養殖模式盈利情況分析
在2013年的行情下,大小草魚混養模式盈利能力是最高的,盈利的主要來源是中途起捕熱水魚高魚價帶來的及全程低負荷帶來的餌料系數降低帶來的,主養鳊魚的盈利能力最差,主要原因是鳊魚產量不足及投喂不合理帶來的餌料系數過高引起的。
3、不同養殖面積下的盈利分析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隨著養殖面積的減少畝均盈利能力反而逐步上升,這符合“池塘面積小好管理”的養殖常識,這個規律的運用對中小規模的養殖場有一定的價值,對于養殖場,適當降低單個池塘養殖面積能夠更好地保障池塘養殖實際效益。當然把一個大塘改成幾個小塘會增加固定投入的成本及降低實際的養殖面積,同時還會增加管理單位養殖面積的人力成本,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綜合判斷后做出慎重抉擇。
養戶養殖操作現狀分析
每年4月(即清明節)是鄂東地區集中做“兩蟲一菌”的時間,從2013年-2015年客戶殺蟲、消毒次數來也確實如此,4月也是大部分養戶開始調水、訓食、內服的關鍵時期。從調水的次數來看,越來越多的養戶選擇在4月進行肥水或調水工作,部分客戶還達到2次/月以上。通過對優質養戶的調查走訪,優質養戶一般會在1月進行3-4次的肥水或調水工作且肥料及調水品種的搭配十分講究,在7-9月會進行1-2次的改底工作,改底主要選擇以微生物改底方式為主,每月內服保健的天數不低于8天。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