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底開始,湖北、湖南的草魚價格開始急劇的走低,2015年7月,2-3斤的草魚在池塘邊上僅僅售賣3.7-3.9元/斤,而養殖一斤草魚的成本要花到4.5元/斤,以魚米之鄉著稱的湖北湖南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養殖戶們養殖一斤草魚基本上要虧掉0.8元/斤,按照兩湖地區每畝產量平均1500斤計算,要虧掉1200元/畝,一般的養戶面積在15-20畝之間,每年不僅賺不到錢,還要虧進去。如果按照2014年的國家漁業年鑒統計數據看,單湖北草魚總產量87萬噸,那么今年整個湖北養殖戶將會虧掉13.9億元。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草魚價格如此低迷?我們走訪了大量的養殖戶和魚行老板,了解了各方面的信息,對每種因素進行了分析。
1、是養殖產量上升造成了草魚不值錢?
很多人首先懷疑的就是產量上漲,但是根據我們在養殖一線的調查,分別對湖北的仙桃、洪湖、新洲、東西湖、漢南、漢川等地進行了放養模式和養殖量的調查。得出的數據是2015年草魚養殖量相比2014年下滑25%以上。許多之前養殖草魚的養殖戶轉種了藕,或者養蝦蟹、黃顙魚、南美白對蝦等等,部分區域受到工業化進程的影響,如:東西湖、漢南等地養殖面積都有減少。
從養殖草魚所用的飼料方面來看,飼料行業在2015年異常的艱難,幾個上市公司,上半年報表水產飼料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上半年兩湖草魚飼料總量下滑20%左右。養殖面積減少,飼料投喂減少,不難看出,草魚的養殖總量是呈現了極大的下滑趨勢,供應量相比往年是下滑的。
我們再來算一個帳,每年湖北省產87萬噸草魚,按照平均每條魚2.5斤計算,每年可以賣出6.96億尾草魚,湖北省有5988萬人,如果每年每人能吃掉12條草魚,那么湖北省的草魚根本不需要賣到全國各地去。就算每人每年吃掉12條草魚,實際也就只有30斤。每年吃30斤草魚對于現在的人來講是很容易做到的,只是存在著嚴重的分布不均現象。
2、是草魚的品質不好導致消費者不需要?
兩湖地區地處長江兩岸,水質一直以來都是國內較好的區域,也是很好的養殖四大家魚的地方,歷年來單畝產量并不高,并且都是以老祖宗留下來的混養法來養殖。充分利用水體的生態系統,上層放花白鰱,用于攝食藻類,中層放草魚和鳊魚(武昌魚),下層放養鯽魚、鯉魚或者黃顙魚。下層魚清理池塘中有機質,上層魚吸收藻類調節水質,中層魚貢獻產量獲得利潤。近幾年在海大、華揚、利洋等一些飼料和微生物制劑公司的推動下,養殖戶減少了傳統的藥物殺蟲殺菌的方式,而是更多地使用微生物制劑來控制水質,這也是很好的健康養殖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養殖的草魚品質是沒有問題的。并且兩湖地區的草魚都是投喂黑麥草和蘇丹草,再配合人工餌料,這也是很天然的一種養殖方式。
總體來說,兩湖地區的草魚品質在國內應該算是很好的,只是很多消費者還沒有認知到這種差異,事實上人們在肉質的選擇上,魚類的肉質更加適合人們的吸收,不飽和脂肪酸高,且油脂少,更加利于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需要。
3、因為運輸的問題造成?
目前是高溫期,很多人會說,是不是因為溫度過高造成了湖北的魚賣不出去,從武漢白沙洲發出的魚車,最遠可以到河北邯鄲,往河南、江蘇、廣東都有發貨。目前的魚商們都很有辦法,例如加冰塊、打氧氣、用海鹽等一些提升魚耐運輸的方法,都是可以解決遠程發貨的問題。養殖戶為了配合拉魚,基本上會讓魚停食1-2天,讓魚空腹后才動網,并且還可以采用帶水上車的方式,這樣充分減少了魚體的損傷。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網對于運輸農產品車輛是免收過路費的,而且全國各地交通網都很發達。我們測算過,一車熱水魚6000斤,拉到1000公里以外,實際運輸成本增加也就是0.7元 /斤,在湖北買成3.8元/斤的草魚,拉到廣東的成本價格也就是4.5元/斤,廣東本地的草魚在池塘邊出售實際可以賣到5.5元/斤,所以運輸不是制約因素。
4、因為成魚銷售渠道的問題?
很多養殖戶也想過是否有辦法能讓自己養出來的草魚直接面對消費者,這種方式可以用在垂釣方面,但是這個量太小,基本解決不了賣魚的需求,并且傷魚。網上賣魚,量小,勞動強度大,運輸不方便等等,都是限制性因素。
所以現在的賣魚方式都是一批批賣給當地魚販子,本地的販子拉到魚行,再從魚行分銷到省內的各個菜場或者超市,或者從魚行分到省外,到省外再進行分配,省外的大行再分到下面的各個縣城,再到鎮上面對消費者。一旦銷售總量減少后,各個環節運營成本會增加,導致整個鏈條運營困難。武漢白沙洲魚行是國內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之一,2014年7、8月份170家魚行每天可以容納350車草魚,但是今年達到300車時價格就低于4元/斤了,魚商們也越來越不好做。很多走外地的魚商表示,我們從武漢拉一車草魚去廣東或者江蘇,基本是保本或者虧本,只有從江蘇拉一車鯽魚回來,或者從廣東拉一車黃顙魚回來才能保證我們自己微薄的利潤。
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是吃活魚,很少吃加工或者腌制的草魚,所以決定了要保證魚的新鮮度。當每天消費者的消費量降低時,從養出來到買去吃的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成本都會上升,導致了目前這種局面,其中的核心是消費量的減少。
綜上所述,目前魚價低迷的根本問題是消費端的疲軟,面對中國股票的熊市,我們沒有辦法,但是政府出手救市,股市恢復性增長。但面對草魚價格低迷時,養戶群體沒有任何改變價格的方法,他們只能期待著哪天魚價可以上漲。作為普通老百姓該怎樣幫到目前的養殖戶?
1、理性消費,讓價格回歸價值。
近些年國內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一些農產品價格忽高忽低,例如:5月以來的大蒜事件,讓人回想到“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等事件,當時大蒜、生姜、大豆等農產品價格飆升,有的甚至超過豬肉的價格。另外豬肉,生豬價格2014年最低到了6元/斤,目前快要漲到10元/ 斤,實際本質就是養殖戶大量退出,造成生豬存欄減少帶來的結果,一方面傷害養戶的利益,最終傷害廣大消費者的利益。這些經濟現象的背后,實際是消費和供應之間的不平衡所導致的。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堅持每周吃魚兩次,就是對這個行業的最大貢獻。
湖北湖南作為水域面積全國最大的兩個省份,雖然養殖面積大,但是產量不高、附加值不高是目前的現狀,草魚是兩湖地區水產養殖中的核心品種,也是國內水產行業中的戰略品種,影響最為廣泛,品牌力也最強,如果失去了草魚的戰略地位,那么兩湖地區將很難打出有影響力的品牌魚類。
2、多吃魚,利于國人健康。
老祖宗在造字時就非常講究,用魚和羊來造出了“鮮”字,說明魚在中國人心中就是美味的代表。在現在人們看來,吃魚更是健康的代表,人類和魚基本上很少會有人魚共患病,這比畜禽類更加安全。根據很多研究文獻表明吃魚有以下好處:1、吃魚減少心臟病危險;2、吃魚降低膽固醇;3、吃魚降血脂勝過吃素; 4、孕婦吃魚好處多;5、吃魚會變聰明,湖北人被稱為九頭鳥,可能和從小吃魚有一定的關系;6、吃魚有助發育; 7、魚肉營養全面; 8、魚肉易于消化;9、吃魚延緩記憶衰退;10、魚刺魚骨有益健康;11、多吃魚少抑郁; 12、吃魚減少香煙危害;13、吃魚對眼睛有益。
總之,現代人每周最少吃上兩次魚,對自己和家人都有幫助,在幫助自身獲得健康的同時,也幫助了廣大的漁民兄弟,他們和廣大的農民一樣,都是國之根本。他們每天辛苦勞作,但現狀是他們辛辛苦苦養出的魚兒卻換不回自己的投資成本,加上家庭開支,漁民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是入不敷出。2015年的他們已經喪失了對養魚的信心,喪失了養殖的激情。作為一名水產從業人員,深感自身一個人的力量微薄,我在這里呼吁有責任心的朋友們,希望您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多吃魚,利于您的健康,幫到漁民,幫到我們這個行業。你、我、他每一分付出,匯集起來就形成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實實在在可以幫到漁民的力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