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持續低迷的魚價行情,讓很多養殖戶喪失了投喂熱情,加上許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計算對比不同投喂品種(飼料,麥子、玉米等原糧,草等)的盈利能力,一些養殖戶選擇了保守投喂,即減少飼料用量,甚至不喂飼料、改喂原糧草料。節約在生活中是優良作風,可是對于養殖生產,靠減少飼料投喂開支、“少花錢”,就能省出池塘效益嗎?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大小草魚養殖中幾種常見保守投喂策略的“養殖前景”:
第一類:不喂飼料,只喂草。改投草料為主,一定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吧。可是草料長魚的速度之慢有目共睹,其結果是當年魚長不起來,相當于放棄賣魚,可是當年的塘租藥費要照交,也就是這一年白養了。
第二類:投喂小麥,不喂飼料。按最理想的情況計算,小麥4斤長一斤魚,即斤魚成本要4元以上,再加上公攤費用約0.7元/斤,中途賣魚還沒有這么好的價,到年底集中上市的時候價格也說不準,再加上很多麥子的質量一般,根本達不到這樣的長魚系數,所以虧本的風險依舊較高。
第三種類:低水平投喂飼料,即“吊著喂”(部分人搭配一點草和小麥)。這樣投喂的初衷是,魚現在少吃一點,長慢一點,當前并不準備賣魚,等行情起來再加大投喂催規格。
對于第一類和第二類情況,稍加分析會比較容易理解。對于第三類客戶的“拖延戰術”是否能行得通呢?
我們結合特定規格下投餌率和餌料系數之間的關系曲線可以看出,魚的攝食餌料系數是隨著投餌率的變化而變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基于效益考慮,魚的攝食餌料系數有一個可接受水平,出現在曲線最底部,對應著最佳投餌率(綠色區域)。不同規格的魚的最佳投餌率區域會有不同,但曲線規律是相同的。所以,當投餌率過低或者過高,偏離這個區域,餌料系數的上升就會特別明顯,這樣的投喂會很不經濟劃算。
當投餌率偏高時,餌料系數為什么會急速走高?這是因為魚的攝食消化能力有限,過量投喂的飼料要么投喂時直接沉入水底了,要么在腸道未經充分消化吸收排出,造成浪費。這種情況是為大多數客戶理解的。
當投餌率偏低,即吊著喂時,飼料雖然被吃的比較充分,但魚并沒有吃飽,攝入的能量和物質優先用于維持魚日常生理機能的消耗,并沒有多少剩余積累成身體的一部分,一些池塘甚至會出現無法維持而零生長甚至掉膘。吃進去的飼料沒怎么長肉,餌料系數當然高。
飼料投餌率差異和餌料系數差異具體反映到效益差別上,可以以海大708檔次飼料養3斤草魚為例做斤魚成本和利潤空間的比較計算:
分析:在使用飼料、魚價、公攤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以不同的投餌率水平將3斤草魚養到4斤,利潤空間差距是很顯著的。投餌率適當(2.5-3.5)的情況下,中途賣魚有4-9毛的利潤,盈利有一定保障;投餌率1.0-2.5的情況下,基本沒有利潤了,最高虧到7毛。
根據以上分析和算賬對比可見,吊著投喂表面上是節約開支了,實際上造成了嚴重的飼料浪費。開源節流的思路很正確,但養殖生產的投入和回報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必要的生產開支是不可少的,重點是把產品(如飼料、調水、改底等產品)用到位,用出價值。
在此我們向養殖戶提出以下管理建議:
1、大草魚當前飼料投餌率保持在2.5%-3%,小草魚保持在3%-3.5%;
2、改善池塘水質、底質,溶氧好了吃食消化才好,餌料系數表達才能正常。
(注:原文由鄂州海大長農團隊提供,技術服務部做了改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