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臺風“蘇迪羅”雖在福建登陸,但給三門帶來了短時強降雨。為把養殖損失降到最低,臺風一過,當地養殖戶馬上著手開展生產自救。
8月11日上午,天已放晴,蛇蟠鄉各個養殖區一片繁忙景象,增氧泵“突突”作響,養殖戶們忙碌不停,他們有的在修塘壩,有的在換塘水,還有的在喂藥品。
凱利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共有815畝養殖塘,養有青蟹、南美白對蝦、血蛤、蟶子等水產品。理事長葉邦生告訴記者,再過幾個星期,青蟹和對蝦將迎來大旺時節,想不到突如其來的臺風,讓不少養殖塘塘壩部分出現塌陷現象。“青蟹養殖最佳的鹽度是8%到12%,但強暴雨后養殖塘里的鹽度平均只有3%到6%,有些甚至是0鹽度,這對水產品影響很大。”據他估算,這次合作社損失達70多萬元。
葉邦生從事養殖業已有十多個年頭,對于災后如何自救,他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據他介紹,合作社目前已組織人員對塌陷養殖塘壩以及塘內小閘門進行加固和修復,在投放餌料時,專門添加了復合維生素C、免疫多糖等營養類物質,以增強水產品的抗應激水平。為做好防疫工作,在排水的同時,還使用生石灰、二氧化氯、漂白粉等藥物作全池潑灑,達到消毒殺菌效果。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為盡快幫助養殖戶恢復生產,該縣海洋與漁業局也已組織技術人員到沙柳、花橋等鄉鎮(街道)的養殖塘開展指導工作,發放災后自救指導性意見書,修復養殖設施,加強圍塘養殖生產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