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地區生魚養殖戶經驗豐富且具有一定的財力,飼料經銷商經濟實力也比較強,整體顯得風險可控,但是隨著生魚養殖密度不斷增加,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批生魚準備上車
今年順德地區生魚發病率比去年有所降低,據不完全統計,新魚發病率不到10%,舊魚發病率在20%——30%,生魚料也集體經歷了兩次甚至三次降價,每次降幅都在200——300元/噸。但是今年賺錢的生魚養殖戶占比不到10%,病害少、飼料成本低利潤好的情況下,為什么大多數養殖戶還是賺不了錢呢?
常言道:水產養殖有兩個風險,一個是養殖風險,一個是市場風險,養殖風險看養殖技術,市場風險看市場行情。順德地區生魚養殖戶經驗豐富且有一定的財力,飼料經銷商多元發展,經濟實力也比較強,整體顯得風險可控。但是經濟新常態下,水產養殖業也出現了供過于求的新常態。隨著生魚養殖密度的增加,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鼓風機帶動底部增氧
養殖密度盲目擴增 養殖成本不斷攀升
據西江魚水產專業合作社社長吳定泉介紹,“隨著城市經濟發展,生魚的養殖面積基本維持不變甚至因工業用地變得更小,再加上塘租不斷增加,現在養殖戶投苗密度都在1.2萬尾/畝以上了。”高密度養殖帶來了一系列不良影響,密度高容易導致水體環境變差,在高溫季節更容易發病,發病后導致用藥越來越多,養殖成本也會不斷被抬高。
生魚池塘底部增氧有助于降低亞硝酸鹽
除了養殖密度的盲目擴大會增加養殖成本外,養殖戶們一直存塘等好價也會無形中增加了養殖成本。目前順德地區存塘量在四成左右,存塘的大多數養殖戶都表示魚價趨于成本價甚至低于成本價,出魚意愿普遍不大。但是達到上市規格的舊魚存塘會拉長生長周期,使餌料系數升高,成本隨之增加。“現在出舊魚的養殖戶虧本的約占65%,保本的約占25%,僅不到10%的養殖戶賺錢。” 順德豐華飼料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桂榕預估當前大部分出魚的養殖戶都出現不同程度虧損。
生魚患諾卡氏菌病不會急劇死亡,而是慢慢死亡。圖中發病池塘漂浮著十幾條死魚
諾卡氏菌病橫行其道 生魚抗藥性增強
雖說今年生魚病害比去年好了接近一半,但是近三年來,諾卡氏菌病肆虐順德生魚養殖行業,去年生魚發病率甚至高達50%,一旦發病,就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損失。諾卡氏菌病高發病率讓養殖戶們越來越依賴于抗生素的使用,隨之而來的是生魚抗藥性逐步增強,據部分養殖戶反映,以前的傳神藥方現在對生魚幾乎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致病生魚全身滲透了血點
“生魚病害重在預防。平時我們會提倡要內服中藥15天/次,消毒20天/次。”吳定泉強調,生魚養殖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才能有效預防諾卡氏菌病。“我經常鼓舞養殖戶不要等發病了才去猛用藥治療,平時應該做到多調水改底,看到水質發生輕微變化就要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中山粵海飼料有限公司區域經理莊華澄希望廣大養殖戶能夠通過加強養殖管理預防病害,而不是濫用抗生素治療病害,讓生魚養殖行業健康發展。
諾卡氏菌病魚肝臟有白點
對于近年來諾卡氏菌病橫行其道,馮桂榕表示種質退化也是其中一個因素,“現在只有把苗種行業也規范起來了,整個行業才不會往死胡同里發展。”
廣東生魚市場趨于飽和甚至供過于求
“7-9月份是廣東的出魚旺季,現在每天高達兩百五十萬斤的出魚量。” 順德生魚養殖協會會長周新輝坦言養殖戶難以賺錢是因為廣東的養殖量越來越大,現在的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甚至供過于求。隨著氣溫下降,外省出魚高峰到來,預計今年年底廣東生魚市場逐漸趨于冷淡,出魚量會減少1/3到1/2。
“這條魚放在全國各地都能養,只是廣東有地理和氣候優勢,生魚過冬不容易導致死亡。”馮桂榕提到,生魚養殖行業目前在全國各地養殖范圍越來越廣,市場競爭不斷擴大,在接近消費市場(湖北、浙江、江蘇等地區)養殖更具有優勢。
談及順德生魚近幾年的市場變化,周新輝坦言最大的變化是生魚產量從以前幾十萬斤的日高峰出魚量到現在兩百多萬斤的日高峰出魚量,生魚產量不斷增加,從2013年的12萬噸到現在的20多萬噸。這種變化是喜人的,說明廣東生魚市場不斷壯大,但是我們需要意識到的是歷史一直在前進,不能一直帶著一些舊問題畸形發展下去。“現在不像以前物資匱乏的年代,養得出來就可以賺錢。未來的生魚行業發展趨勢,優質養殖大戶會成為中流砥柱,他們資金雄厚,技術支持到位,能夠規范管理,更好地把控風險,抑或生魚行業可以借鑒公司+農戶畜禽發展模式,或許會走得更長遠。”馮桂榕如是說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