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我國龜類動物養殖業發展迅猛,已逐步成為經濟發展、農民致富的一項重要產業。但隨著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也迎來了不少質疑的聲音。很多最早期的龜友都擔心且質問:龜業快速增長期已達10年之久,很多品種都養殖了多年,有的甚至最長達到30年了,加上現在技術的快速成長,龜鱉繁殖逐步成熟,每年出苗量都呈現穩幅增長,養龜業是否即將迎來飽和時期呢?
根據經濟發展規律,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鼎盛時期,都會出現飽和狀態,告別利潤高速的增長時代,利潤下降到5%-6%的增長點左右。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下,養龜業是否真正達到了飽和?還有多久才會達到飽和?
養龜業尚屬初級階段
我國養龜業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一項新興的朝陽產業。還處于“一家一口池,一家一個價”的個體、小型、競爭無序狀態。各地養殖戶利用各自資源品種、傳統技術、信息渠道、銷售方式,初步形成了一家一戶為主體的產、供、銷經營體系和銷售網絡,顯露出龜類產業雛形。2014-2015年期間,各地協會猶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成立,才正式帶領各地龜鱉走上集群化發展道路。
同行之間尚未形成競爭意識
當一個產業達到飽和的時候,自然會形成互相競爭的局面:“我養了,就不想你養,這個產品只有我有,你沒有”這才是飽和的現象。而現在的養龜業恰恰相反,龜友與龜友之間是一種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友好關系,互相之間還沒完成一個同行敵國的勢頭,反而是不斷去吸納新人進入到養龜這個行業里。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到,一個行業要想壯大,必須要有足夠大的市場去消化產品,所以,必須不斷將養龜業的雪球不斷滾大,才能迎來更輝煌的發展時期。自己養了龜,就會希望隔壁鄰居也養龜,甚至不惜通過技術支持、協會推廣引導等方面手把手帶領新人入行,唯一的目的就是讓養龜業發展得更大更強。由此可見,大部分龜友對未來養龜業的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
養殖人數尚少,發展空間尚大
據小編上半年的走訪了解到,現在好多養殖戶在不斷擴建龜池,而且還有好多其他行業的人正在密切關注著養龜業,準備加入到這個新興行業中來。以廣西欽州養殖為例:欽州市有30年石金錢龜的養殖經驗,總人口約370多萬,但據不完全統計,從事龜鱉養殖的人數還不到10萬人,通過30年才發展到占人口總數的10%左右。通過這種現象我們不難看出,從事龜鱉養殖的人數還處于一個發展階段,很多東西都在逐步完善中,也從另一面驗證了,養龜業的發展還大有空間。
最后,我們也可以借鑒紅酒業的發展歷程,反思下養龜業:紅酒產業由最初的種植技術成熟了,產量高了,在國外市場造成嚴重滯銷,到通過很長的時間發酵才形成葡萄酒,從而形成分工明細的“種植→釀酒→銷售”成熟產業鏈,再到風靡全世界,大約用了600多年的時間。而我們養龜業要走到“養殖戶只需要養好自己的龜→有人負責開發研究好龜的深加工領域→推廣→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這一步,需要多久呢?
結語:據小編走訪了解到,大部分龜友預測,養龜業的飽和期可能出現在未來的20年或者30年,經過20-30年的時間沉淀,一定會將現在分散的養殖群,向集團式或團隊式養殖的模式發展,到那個階段時,養龜業已經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去開發更多、更成熟新的產品或者引領市場,分工就更加明細,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自然就會有解決的辦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