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日韩国产另类,香蕉碰碰人人a久久动漫精品,久久久久成人亚洲精品,成人在线激情视频,海外加速器试用三天

首頁 | 水產新聞 | 獨家專題 | 漁商阿里 | 漁資團購 | 水產人才 | 市場行情 | 水產技術 | 對蝦網 | 會議展會 | 水產視頻 | 水產論壇

企業推廣

  • 資訊
  • 技術
  • 產品
  • 企業
  • 招聘

搜魚高級搜索對蝦  羅非魚  金鯧魚  草魚  石斑  泥鰍  黃鱔  海參  小龍蝦  鰻魚  大閘蟹  

中國水產論壇
當前位置:首頁 > 水產新聞 > 國內新聞 > 養殖新聞 > 綜合養殖 > 養殖綜合 > 正文

廣東寒潮受災還在擴大 水產養殖呼喚風險管控

發布時間:2016/1/31 9:32:45  來源:海洋與漁業  編輯:柳凡  我來說兩句我來說兩句(0)
旺旺好漁資電商平臺
核心提示:自1月22日寒潮爆發以來,持續一周的低溫、降雨惡劣天氣給湛江漁業生產遭受了重大損失,無論是海水養殖品種如美國紅魚、籃子魚、金鯧魚,還是淡水白鯧、羅非魚等淡水品種皆出現嚴重的凍傷/死現象。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抗寒現場之湛江篇
湛江水產遭受寒潮考驗


自1月22日寒潮爆發以來,持續一周的低溫、降雨惡劣天氣給湛江漁業生產遭受了重大損失,無論是海水養殖品種如美國紅魚、籃子魚、金鯧魚,還是淡水白鯧、羅非魚等淡水品種皆出現嚴重的凍傷/死現象。


截止1月29日16時,湛江市水產養殖損失28606.3萬元,損失產量14323.4噸,其中網箱養殖損失11986萬元、池塘養殖損失16540.5萬元、水產苗種損失59.8萬元、珍珠養殖損失20萬元,這次巨無霸寒潮給剛經歷完臺風“彩虹”襲擊的水產大市湛江帶來又一次巨大的災難打擊。


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高度重視此次防御寒潮工作,發動系統全體工作人員參與其中。1月24至27日,湛江市漁業科和各市縣技術站派人分別赴吳川、遂溪、徐聞、東海島、開發區多地了解受災情況,指導救災復產工作,希望把災情損失降到最低。1月28日《海洋與漁業》記者隨同湛江市技術中心站一行來到此次災情比較嚴重的雷州、廉江地區。


雷州:僥幸心理讓養殖戶吃大虧


雷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郭少玲告訴《海洋與漁業》記者,由于雷州地區緯度低,往年冬季氣溫不會這么低,養殖戶大部分低估了這次寒潮的威力,加上春節臨近,他們心存僥幸,博望熬過幾天低溫后魚能賣個更好的價錢,因此在寒潮前有大量的魚沒有出塘。據雷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截止26日統計數據顯示,雷州地區凍傷/死魚蝦達7500噸,經濟總損失約1.5億元。


記者來到雷州東里白嶺碼頭,看到幾個大卡車停在碼頭,工人們正在忙碌著撈魚、裝筐、過稱。雖然下著大雨,還是有不少養殖戶在馬不停蹄地將從港口魚排養殖的大量金鯧魚撈起賤賣給湛江當地的收購商。

 


一位林姓養殖戶告訴記者,今年金鯧市場行情整體上還不錯,他養殖了100萬尾金鯧,之前出售了30多萬斤,剩下60多萬斤打算在春節前上市。23日氣溫開始急速降低,接近金鯧能忍受的溫度臨界點,當時1斤以上規格的塘頭收購價為15元/斤,1斤以下的13.5元/斤, 但他沒舍得賣。以為氣溫不會降得太低,應該能熬過這次寒潮,誰知24日1米以下海水氣溫降到9℃,魚排里的60多萬斤凍死的金鯧陸續開始浮頭。為減少損失,他馬上組織工人抓緊撈魚,從25號開始每天撈起10多萬斤,以大規格的8元/斤,小規格的5元/斤的低價賤賣出去,每斤約虧掉2元錢,一夜之間損失了100多萬元,由于凍死的金鯧魚太多,有些來不及撈上來就已經沉入水底。而在雷州,因存僥幸心理而損失慘重的養殖戶還有許多。


羅非魚苗大量凍死耽誤一造養殖


雷州附城鎮連片地區有約13000畝羅非魚養殖池塘。寒潮前,大規格商品魚80-90%已收起上市,受損比較嚴重的是大量存在魚塘的2-3兩重的過冬魚種,這些魚種本來是要供應來年開春之后附近鄉鎮將近3萬畝塘(1500-2000尾/畝)養殖的,現在天氣太冷幾乎都凍死了,只有一些小面積或背風條件較好的魚塘還有少量種苗存活下來。預計明年羅非魚養殖多數要靠清明后再孵化育出的新苗,由此耽誤了一造羅非魚養殖。


廉江:


廉江市以淡水養殖品種為主,養殖模式多為羅非魚套養淡水白鯧。受持續低溫影響,再加上連日的雨水天氣,不耐低溫的淡水白鯧損失慘重,大多數羅非魚種苗也有不同程度地被凍傷/死,大規格的羅非魚抗寒能力較強,未出現大量死亡現象。


截止1月28日,據廉江市海洋與漁業局統計,淡水白鯧、羅非魚、對蝦被凍死1720萬噸,受災面積6300畝,經濟損失達1032萬元。


淡水白鯧損失慘重


“當氣溫連續兩天在4~5℃,1.5米水深的魚塘水溫低于10℃,已經低于淡水白鯧的生長最低溫度,魚肯定會凍死。”廉江技術站的工作人員告訴《海洋與漁業》記者。廉江地區的池塘水深較淺,年前淡水白鯧跟羅非魚的價格較低,很養殖戶抱著“搏一搏”的心態存塘過冬,希望能在春節期間賣個好價錢。


然而,事與愿違,超級寒潮令眾多養殖戶損失慘重。廉江一養殖戶混養羅非魚、淡水白鯧共80畝,淡水白鯧被凍死2萬斤,羅非魚損失了6000斤,經濟損失達40萬元。當被問道為什么不采取搭冬棚過冬的時候,養殖戶臉上露出尷尬地笑容,“羅非魚和白鯧的價格比較低,盈利空間狹小,搭冬棚成本又太高,一般的養殖戶很少會采用這種方法。”


合租冰庫降損失


22日,寒潮來襲,氣溫迅速降低,23~24日,大量的淡水白鯧出現凍傷、凍死情況,大量羅非魚種苗也相繼出現死亡。為減少養殖戶的損失,廉江市羅非魚協會會長楊水權當機立斷從一個企業租下一個冰庫(冰庫最大儲存量可達500噸),用來儲存搶收回來的魚。楊水權事先跟養殖戶約定,養殖戶可以將搶收回來的魚存放到他的冰庫里,待春節期間魚價較高的時候再將魚售出,但需要從中扣取一定冷凍費用。從22~28日,楊水權已經陸續為養殖戶暫時儲存淡水白鯧、羅非魚總計超過30噸。通過此舉一來可以迅速把存塘的魚全部捕撈上岸,減少魚被凍傷、凍死的幾率,二來又能避免因魚集中上市被收購商壓低價格,大大減少養殖戶的損失。


東海島:冬棚對蝦溫暖度過寒潮


記者從湛江市技術推廣中心站了解到,東海島東簡鎮大棚養殖池約700畝,現場測試養殖池水溫為18~23℃,通過視察和走訪了解發現,大棚養殖池暫時沒有出現對蝦凍死情況。


東簡鎮露天養殖南美白對蝦面積約為3000畝,寒潮過后部分養殖池出現了對蝦凍死情況,死亡率約為10%。有的蝦農采用在水池旁邊堆柴生火、燒鍋爐加熱方式給養殖池驅趕寒氣,同時投喂鮮活紅蟲來增強對蝦體質抗寒,起到了一定的御寒作用。


抗寒現場之陽江篇
陽江漁業損失超8000萬元


1月27日下午,記者趕到陽江市閘坡鎮采訪時,已經看不到前兩天清理凍死魚的繁忙景象了,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是受災戶內心的傷痛卻仍需時日復元。1月28日,記者冒著持續暴雨趕至陽西縣采訪深水網箱情況,該基地60多只網箱沒有任何損失,安全經過了這次“霸王級”寒潮的考驗。


據陽江市海洋與漁業局統計,截止1月28日下午5點,本次寒潮已造成該市漁業受災面積達51513畝,損失8252萬元。這場寒潮首先造成凍死魚并引起社會關注的是閘坡網箱養殖。1月24日、25日兩天時間內,閘坡網箱養殖基地共凍死68.2萬斤魚,全部經濟損失達1153.2萬元,其中大洋網箱養殖基地69家養殖戶養殖的魚基本“全軍覆沒”。目前,養殖戶已基本將凍死魚低價出售,盡最大可能降低損失。


據閘坡網箱養殖協會秘書長曾憲光介紹,閘坡四大網箱養殖基地中,大洋基地損失慘重,長沙環凍死的魚數量較少,而青寺灣、舊澳灣等基地則基本沒有魚被凍死。從24日凌晨到25日,大洋網箱養殖基地,低溫天氣導致網箱魚成批被凍死,主要是金鯧魚和鮸魚,25日用運輸車拉了一整天, 26日基本全部賣完。“大洋基地69家養殖戶的魚基本全部凍死。都是養了一年以上的魚,鮸魚最大的有12斤,最小的也有5斤,太可惜了。”該負責人惋惜地說,這種大規模凍死魚的現象,上一次出現還是2008年冰災的時候。


該協會提供的一份損失清單顯示,金鯧魚凍死31.2萬斤,鮸魚凍死19.5萬斤,白花魚凍死11.1萬斤……整個大洋網箱養殖基地共損失各種魚類68.2萬斤,按照市場價格約損失了1153.2萬元。


閘坡四大網箱養殖基地相隔不遠,為什么寒潮來襲唯獨大洋受災最重呢?據陽江市海陵島試驗區海洋與漁業局相關人員透露,首先,大洋基地水位最淺,只有7至8米,而網箱又只能沉下去5米,想要下沉網箱補救也沒辦法;二是大洋基地位了出還口附近,而且海域形狀狹長,夾在兩山之間,24日又適逢農歷十五天文大潮期,退潮后,上游冰冷的灘涂水隨勢網下流動,加速了該海域水溫的迅速下降,24日、25日兩天的水溫只有7度左右,網箱里還沒來得及轉移的魚被凍死。“盡管我們已提前發布防寒防凍通知,但是可惜的是部分養殖戶心存僥幸,低估了寒潮殺傷力,結果不幸導致大批魚被凍死。”


抗寒現場之清遠篇
發揮技術所長 積極應對寒潮


從1月22日開始,清遠遭受寒潮襲擊,各縣(市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雨雪冰凍災害,部分地區已開始發生大面積凍死魚事件,其中連南縣、連州市、陽山縣、英德市的水產養殖業受損較嚴重,給水產養殖業造成了一定損失。原因主要是由于天氣突變對魚類造成應激、冰凍、水霉等影響,導致養殖的水生動物死亡,死亡魚類品種主要是鯪魚、羅非魚。根據各縣(市區)技術推廣機構2月26日下午報送上來的結果,截止至2月26日,全市受災面積3915畝,死亡各類商品魚397.65噸,經濟損失297.25萬元。


災情發生前清遠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通過各種方式向各縣(市區)發布預警預報信息,并指導養殖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寒潮。由于此次寒潮太過強烈且持續時間長,災害損失無可避免,災情發生后,為保障漁業生產平穩發展和漁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清遠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立即啟動應急管理機制,由副站長藍宗堅高級工程師帶隊的應急管理工作小組于2月22日開始到各縣(市區)多個養殖場指導防寒工作,向他們提出以下應對措施:(1)在低溫雨雪冰凍來臨之前對池塘應增加蓄水,提高保溫能力,要求水深要在2米以上為佳。有條件的地方,可抽取地下水,或引入地熱水或工廠余熱水,提高池塘水溫。(2)甲魚養殖過程中特別應注意的是應避免在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臨時加水,以免造成甲魚上浮而凍傷、凍死等現象。(3)、工廠化養殖應對措施一要檢查大棚等保溫設施和充氧、供暖設備,修補被損壞的薄膜,補充加溫所需的燃料,保證溫室正常運行。二要及時做好繁殖場、工廠化養殖基地等養殖設施保溫防凍工作。三是在災害發生后要及時清理雨雪,防止因雨雪造成溫室大棚倒塌或棚頂破損,減少損失。(4)、做好無害化處理和水體消毒:應及時清除受凍死亡的魚類,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影響水質。同時采取碘制劑等溫和的消毒劑對受凍池塘消毒,有效預防開春后引發水霉病,降低死亡率。


抗寒現場之汕尾篇
爭分奪秒搶收降損失  


1月28號,汕尾,雨勢并未減弱,反而愈演愈烈,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汕尾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站長林永斌帶領工作組冒雨登船,前往汕尾港網箱養殖漁排察看災情。雨霧中一排排網箱分布于海面,冷雨敲打著漁排,仿佛在無言的述說著寒潮災情引發的憂傷。


1月22~27日汕尾市因受寒潮影響,漁業受災情況嚴重,據汕尾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統計,截至1月28日,全市漁業受災面積約5.4萬畝,產量損失約9000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1.6億元。目前災情還在繼續蔓延。


網箱養殖老手
一日快速清魚自救


記者一行先來到汕尾城區龍源水產專業合作社最大的養殖戶黃富家的漁排。黃富,合作社理事長,養殖網箱320個,其中一半養殖的是黑鮸,另一半是臺灣紅魚、籃子魚、金鯧等品種。


記者一行登上漁排時,黃家父子正巡視完漁排回來。黃富指著網箱邊游動的幾尾小魚難過地告訴記者:“這樣浮頭的魚就表明凍傷了,估計也挺不過去了。”


據了解,早在1月20日,汕尾市城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就發布預警通告,站長彭永強還特別向他們建議采用加蓋尼龍薄膜保溫以防寒潮。但有30多年養殖經驗的黃富低估了這次寒潮的影響。因為早在12月底時,他就考慮到魚兒過冬問題,已將不耐冷的珍珠龍膽以27元/斤(每斤低于市場價3元)全部賣完。憑借2008年凍災的經驗來看,他認為黑鮸是完全可以安全過冬的。


沒想到1月24日,汕尾氣溫降至0℃,甚至下起了冰雹,海面結冰,海水溫度6~10℃,黑鮸開始出現凍傷凍死現象。情況危急,他迅速反應當即聯系加工廠,以7元/斤的價格緊急出魚7000斤,并與收購商協商26日以同樣價格出魚。26日,災情迅速擴散,黑鮸大量凍死,他當機立斷,緊急聘請30多名工人上漁排打撈凍傷、凍死的黑鮸,并用6條漁業船(每條船一次可運輸1萬斤魚)將魚搶運到碼頭。大家從早上一直干到晚上,一日時間將所有凍傷、凍死的魚(超過14萬斤)打撈出售,清理完畢。


出魚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由于26日汕尾港受災嚴重,大量黑鮸死亡待收,養殖戶急于出魚,黑鮸售價一路走低,本來協商7元/斤的售價已跌至5元一斤。黃富非常著急,正與收購商談價時,恰逢汕尾水產抗災工作組前來了解災情,見狀,兩邊撮合,最終以6.5元/斤價格成交。


據了解,26日,汕尾港黑鮸價格持續走低,至晚上時,魚價已跌至5.3元/斤。談起當日的情形,黃富雙眼閃起淚花。他平復了一下情緒后,又向記者介紹起了整個合作社的情況。合作社52名會員,海水網箱7500個,這次寒潮,會員損失慘重,大多損失過半,其中黑鮸養殖戶損失最為慘重,凍傷凍死的黑鮸超過了100萬斤。


此外,金鯧、臺灣紅魚等品種,也陸續出現凍傷、凍死現象。其中臺灣紅魚市價為20元/斤,凍傷凍死魚則為11元/斤,相比之下,金鯧價格較好,凍傷凍死的魚仍舊能賣到11元/斤,略低于15元/斤的市價。他擔心災情還會蔓延,原來死傷較少的藍子魚和金鯧也將逐步出現大量死亡的情況,因此,這段時間他也不敢掉以輕心,更要打起精神應對后續可能出現的狀況。


30多年的水產養殖經驗,讓黃富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盡管本次寒潮,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在天災面前,他沉著冷靜,快速反應,斷臂求生,將損失降到最低,充分體現了中國漁民不怨天不怨地、沉著果敢、踏實苦干的精神。當記者一行乘船離開時,老人站在漁排上朝我們揮手告別,他的身影在雨霧中如此單薄卻又如此堅定。此情此景,記者沉重的心中敬意油然而生,這個鐵骨錚錚的漁民漢子,一定會挺過這次難關,再次啟帆。


土塘混養
漁民心憂對蝦進退兩難


雨還在稀里嘩啦下個不停,隨后,記者跟隨汕尾推廣站工作人員來到汕尾城區馬宮新北村,只見大大小小的魚塘被雨霧籠罩,池塘水面露出排列成行的蠔樁。據了解,當地主要采用土池混養殖蝦、蟹、蠔、金鯧、青斑等品種,養殖規模500~600畝,每口池塘面積從3~100畝不等。此養殖模式以養殖南美白對蝦為主,放養密度達到10~15萬尾/畝,養殖戶根據自身情況投放數量不等的青蟹、蠔、金鯧、青斑等,養殖的蝦放養30多天后就可以開始分批上市。青蟹、金鯧、青斑、蠔達到上市規格即捕撈出售,一般一年收一次。


記者來到養殖戶楊漢經的家里了解情況,剛進門,記者就在桌上發現了一份汕尾技術推廣中心站的寒潮預警通告,通告明確指出達到上市規格的漁貨因盡快出魚銷售。楊漢經告訴《海洋與漁業》記者,他有土塘200畝,寒潮來臨前,通過分批捕撈,池塘內的對蝦已售出一半,如今池塘中剩余的蝦規格已達18~20尾/斤,塘頭價可達50元/斤,準備春節期間上市;而金鯧正準備出魚,青斑則尚未出售。1月25日,他發現金鯧受凍開始死亡并浮出水面,趕緊捕撈出魚并以10元/斤的價格對外銷售,而金鯧的市價是13~14元/斤;27日,又發現青斑沉底死亡,部分打撈出來后本來18~20元/斤的青斑只能以10元/斤的價格售出。


他向記者表示,蠔和蟹都不怕冷,最擔心的還是剩余在池中的對蝦;由于受凍,目前對蝦已失去活力,不能游動,無法用網捕撈,只能放水干塘抓取,而放水干塘又會影響其他品種,損失可能更大,進退兩難。“如果蝦熬不過去,出現大量死亡,我們的損失就更慘重。”楊漢經難過地說。


對蝦土塘混養,病害減少,分批上市,降低風險,提高收益,本是值得肯定的做法,是水產人風險意識提高的體現。但本次寒潮百年一遇,天災面前人力有限,然而部分養殖戶的做法也暴露了水產養殖從業者低估天災影響、風險管控意識有待加強的弱點,畢竟水產養殖業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行業,風險意識始終要牢牢放在首位,不可心存僥幸和博的心態,只有防范于未然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柳凡 訪問人次:3345 關鍵字:超強寒潮,廣東,魚排,網箱,  >> 更多資訊進入水產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發表評論
用戶昵稱:

評論內容:
滑動完成驗證:
 

品牌推廣

咨詢:0779-2029779

第十七屆農聘中國水產人才網絡招聘會

農聘-水產人才網

獵弧英雄

蝦青素

強肝

手機版水產門戶網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水產前沿廣告

海洋與漁業

圖文推薦

更多

最新養殖綜合

更多

紅法活體蝦青素

今日要聞

更多

熱點推薦

更多

關于我們 | 企業推廣

會員服務 | 網站動態

聯系方式 | 友情鏈接

付款方式 | 網站地圖

服務專線:0779-2029779

傳  真:0779-2030003

郵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響力的水產網站--水產門戶網

廣西南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桂ICP備1100174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桂B2-20050073

X

中國水產門戶網微信平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