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水產論壇的網友“lushuijing”在河南黃河邊進行南美白對蝦的淡化和養殖試驗。經過一年的養殖試驗,雖然最終的養殖結果差強人意,在養殖過程中也遇到很多問題,但網友“lushuijing”認為淡水養蝦大有可為,市場需求強勁、銷售價格高都是非常大的優勢。經過2015年的養殖試驗過程,網友“lushuijing”總結了各種經驗和教訓和廣大網友分享,并對2016年的淡水養蝦進行了展望。
先看來看他的試驗塘:
用魚塘改造的蝦塘
淡化蝦苗用的溫棚
淡化蝦苗用的溫棚
棚內
試驗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第一個經驗教訓:魚池改造蝦塘,特別是大棚在魚池里建設,費工費時,土方緊張,不如在平地建設(試驗塘無空地)。每個大塘里都設定個二級培養池,目的是微鹽度再養一段時間,提高蝦苗存活率。
第二個經驗教訓:淡化池一定要設置出苗管,因為我們是在魚池里另建設淡化池,沒有條件設出苗池,大大增加勞動負擔和增加蝦苗應激和影響一定的成活率。
第三個經驗教訓:淡化池增氧氣石,入水淋浴管,加溫設備提前安排好,等到用時費力,也增加應激的可能性。
第四個經驗教訓:淡化用的水我們試驗結果,純肥水,半井水半肥水比純井水,蝦苗適應能力更快,估計與蝦苗能攝食一部分本地藻類,增加體質有關。水一定要提前做水,解毒活水、添加微量元素。
第五個經驗教訓:蝦苗淡化和養殖要注意用60目篩網做一個13厘米的小舀子,淺一些。用它刮底可以看底有黑色淤泥,如有,且發臭,則說明投飼料過多,需要控制和減料。注意多刮兩個氣石中間的位置。
第六個經驗教訓:二級培養池也需要像淡化池一樣細心管理,很容易投飼料過多,引起水過肥,臟東西多,氨氮和亞硝起來。刮料時,要注意多刮幾個地方。
2015年養殖總結
去年整個養殖周期,畝產僅300多斤,差強人意,生長速度感覺沒有沿海地區的快。產量低我認為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
1、自己淡化是第一次,由于密度過高(10萬/平米),造成成活率低,一公分后自殺殘殺嚴重,影響了成活率;
2、放苗外塘過早,2015年春天寒流頻頻,下雨多,溫度高低不穩定,影響了下苗成活率;
3、外塘施入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的試驗性,一個塘補充硫酸鎂5畝用了1噸,造成水體難肥,影響苗種成活;
4、暫養塘太小,水質PH值不穩,高達9.0以上,氨氮,亞鹽升高,造成體質下降,還缺氧浮頭一次,大大影響體質;
5、在外塘養殖,一個塘鯉魚過多,每畝1600條鯉魚,蝦3萬尾。造成鯉魚搶食,蝦吃得少,長得慢。建議以后以一個品種為主,其他品種一定少配或者不養;
6、投料過多,聽信一些所謂的經驗,造成飼料大量沉積浪費,這是主要的原因,做的十幾個飼料臺,用處不大,反映出真正的吃食量,2016年計劃做個水下攝像機,定期觀察蝦攝食情況,準確決定投飼料;
7、內陸水質中可能有影響蝦生長的一些因子,或缺少某些元素,2016年要做對比試驗,爭取獲得比較可靠的數據;
8、蝦一死亡,有些慌,各種消毒內服,有一定效果,但不明顯,正如論壇網友說的,不能長期用藥;
9、增氧機開得過勤,本試驗場有塘精養鯉魚池,正常我們這里每畝要出5000-1萬斤鯉魚,增氧機有長開的習慣,所以蝦塘也開得多,造成量不大,電費不少的結果;
10、整體水質還比較穩定,常見是亞硝酸鹽高,可能與我們平時10天使用一次調水芽孢和解毒調水王有關,水質沒有出現大的差錯。
2016年淡水養蝦展望
去年成績差強人意,今年要吸取經驗教訓,往600-800斤努力。我們發現在我們內陸地區的銷售不愁,除了鄭州洛陽的車來拉之外,本地光微信銷售,都供不應求,到現在還有人打電話詢問活蝦。因為我們這里活蝦在市場很難見到,老百姓一試吃,口味很好,就不斷地人介紹人,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這充分說明偏遠地區,也會培養消費群,最后的千把斤被零售光光了,而且價格遠比大車來拉,價格要高得多。這也給大家提示另外一種銷售模式。這也是今年的意外收獲了 。
2016年,我們準備適當增加放養量,到7、8月份也像沿海地區一樣賣活水蝦,肯定比沿海地區要高,我們估計每斤不低于25元應該能賣。然后一部分養大,如果微信銷售,能零售完,利潤肯定要正常走車高得多了。
至于有網友說的,“全國養蝦時代的到來,就是這個行業毀滅的時刻”。我認為這個遠遠不是跟全民炒房,炒股,能形成那么大的威力。我們內陸養蝦遠遠沒有那么厲害。原因有幾個:本地市場主養鯉魚,草魚,恛魚等,經驗豐富,銷售不難,沒有大的差錯,不是特別差的行情,一畝地也能賺個5千-2萬的。很難形成新品種的規模;二是養殖技術,水質的不同,很難流行,很難形成大的養殖區域,頂多是部分區域,如河南信陽1-2千畝,湖北,湖南,山西都有,但遠遠超不過養殖魚面積;三是即使都養蝦,我覺得是好事,通過不同地區經驗的總結,可以更好了解蝦在不同地區的養殖情況,為蝦病的預防和防治積累更好的經驗,價格不會像你想像的那樣,會成大白菜,主要決定價格還是傳統的大的沿海養殖區域。
內陸區域不建議大規模精養,主要原因是避免土地鹽堿化。這是應該重視的事情。我們除了淡化池用一部分鹽外,外大塘施得的微量元素,效果也很好。不建議外塘大批量使用鹽!以后我們籌建循環水養殖模式應該發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少用鹽,最后排出的水,經過魚菜混養系統吸收,不外排,這才是長久之計。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