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現狀】
7月份的氣溫較往年低、陰雨天較多,高溫天數少。
據調查發現,我區中東區河蟹養殖塘口“水癟子”較多,主要癥狀為:肝臟壞死、腹水、殼軟,放籠后,上籠的河蟹基本都有20%-80%為“水癟子”蟹。分析后發現,大規格河蟹養殖模式更容易發生該問題,該模式塘口注重底改及調水,忽視消毒、殺菌等措施。大規格河蟹養殖模式為興化養殖戶引進的模式,今年采取興化養殖模式的塘口基本都發生“水癟子”癥狀,發病嚴重的塘口已準備放塘。
魚類細菌性疫病發病率較高,如細菌性出血病、細菌性腸炎、爛鰓等。
南美白對蝦目前養殖情況較理想。
【本月病害發生情況】
經省專家檢測造成河蟹“水癟子”的“罪魁禍首”是微孢子蟲。據了解興化地區每年都有該情況發生,今年發病率較往年高,在我區養河蟹的興化養殖戶養殖的塘口都發生“水癟子”,暫時還未有較好的治療方案。
淡水魚類:(1)細菌性出血病,主要癥狀表現為:魚體表充血、肛門紅腫、腹部腫大,腹腔內有積水并有溶血現象;治療方案:內服:復方恩諾沙星+保肝護膽寧+Vc+止血散(K3粉)連續服用3-5天,具體用量按說明書使用;外用:二氧化氯125g-200g/畝,連用2天。
(2)細菌性腸炎,主要癥狀:魚腹部出血,有紅斑,鰭條充血,肛門紅腫,輕壓腹部有黃色粘液外泄,解剖后觀察,腹部有大量腹水,腸道呈紫紅色;治療方案:內服:復方氟呱酸+三黃散+多維連續服用3-5天,具體用量按說明書使用。
(3)爛鰓病,主要癥狀:身體發黑,頭部較明顯,鰓絲尖端發白腐爛,軟骨外露,有粘液和污泥覆蓋;治療方法:外用:①止血爛鰓寧25ml-30ml/畝,每日一次連用2-3次;②噻唑酮碘全池潑灑,每畝1米水深100g-150g,每日一次連用兩次;內服:硫酸鋅霉素每袋80斤料,連服3-5日。
【預測預報】
8月份,強對流天氣發生的可能性較大,受臺風影響的強降雨發生的幾率很大,要確保水位維持在一個較正常的水平上,避免水位大起大落。同時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在降雨前及時使用抗應激藥物,降低應激風險,在平時的餌料中適當添加免疫多糖、Vc等,增強水生動物體質。(鹽都區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動態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