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氣候轉換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大氣壓變低,白天熱,晚上涼,水溫變化大!溶解氧變化大,PH變化大!白對蝦出現缺氧性游塘的風險高,尤其是晚間,針對這樣的情況,咱們的養蝦人該如何應對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探討一下。
1、水溫變化
白天陽光燦爛,氣溫較高,水溫也較高,晚上涼爽,氣溫與白天相差6-10度左右,導致晚上水溫較低,白對蝦處于能量消耗狀態(不是能量貯存狀態),同時應對低水溫產生的應激而消耗的能量也大。
2、溶解氧變化
白天陽光充足,大氣壓相對也較高,晚上氣溫轉低,氣候涼爽,大氣壓降低,池塘底部溶解氧往水體上部跑,池塘水體上部溶解氧往空氣跑,再加上晚間藻類停止光合作用,易造成池底缺氧而引起游塘。
3、PH值的變化
白天和晚間溶解氧變化大,導致PH變化過大,白天藻類的光合作用強,溶解氧高,PH升高;晚間溶解氧急劇下降,PH也急速下降,白天最高點與晚間最低點往往差達1-1.5。PH值的急劇變化,造成對蝦滲透壓的急劇變化,對白對蝦的解毒、消化吸收機能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養殖戶如何應對耗底
1、只有晚上才開增氧機,或等有缺氧游塘癥狀后再大量潑灑增氧劑,這方法是沒有保障的。
2、每晚10點適量潑灑有清涼解毒、降解有害物質,如氨氮、亞硝酸鹽等、微量、長效增氧的降解型改良劑產品是應對晚間環境綜合性耗底的最具保障性措施。
3、做好控菌工作:養殖全程用酵素菌營養液+能量果酸解毒劑定期潑灑,視水溫情況每5-7天潑灑一次,養殖中后期(40天~收獲期)每15天用海清+碳源潑灑一次,以有效分解池底有機污物,降粘去濁,增加溶解氧,有益菌相的穩定是解決水溫低造成的對蝦生長緩慢的關鍵!
4、用誘食酵母多糖:每公斤飼料拌3-5克,早上第一餐,每隔天一次(提高免疫力)全面提高免疫力和耐低溫的抗應激力;聚合多糖類能促進肝胰臟的解毒和腸道消化吸收機能,促進腸道乳酸菌的繁殖,從水產動物本身來看,這是解決低溫狀況下對蝦生長緩慢的最有力措施。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