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北京水世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張超
目前我國小龍蝦的養殖區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蘇、湖北、湖南等地,以湖北的產量所占比例最高。在養殖方式上以潛江的稻田養殖和漢川的套養模式為主。本文重點介紹小龍蝦套養河蟹的“135”高效益養殖模式
一、基本情況
我國小龍蝦的養殖區域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蘇、安徽、湖南等地,以湖北的養殖區域所占比例最高。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在500萬畝以上;并且每年以30%-35%的增長量飛速發展。
目前小龍蝦的需求量供不應求。國內市場,2016年湖北省小龍蝦產量較去年增加20%,僅武漢白沙洲水產市場一天交易量達30萬斤。國內出名的盱眙龍蝦節,合肥龍蝦節,潛江龍蝦節更是極大的帶動了國內龍蝦的消費。2015年小龍蝦出口占一般貿易出口額0.58%,出口金額同比增加32.4%。
進入2016年以來,隨著小龍蝦全國養殖區域不斷增加,小龍蝦精養、蝦蟹混養、稻田養蝦、蝦藕共作、魚蝦混養等養殖模式多樣化,也給我們養殖帶了諸多病害問題;在這多樣化的養殖模式下,其主要病害以弧菌病,黑鰓病,腸炎病以及綜合征為主,見表1。
表1、小龍蝦各養殖模式下主要病害的特征
不難看出,小龍蝦的養殖如果不在模式上有所創新,效益將越來越沒有保障。近年來,在湖北潛江地區的稻田養殖和漢川的套養模式研討下,北京水世紀推出的“135”高效小龍蝦養殖模式效益不錯。
二、“135”蝦蟹套養模式解析
1、何為“135”模式
“135”高效益龍蝦養殖模式即指全年小龍蝦放苗總量在10000只/畝左右;套養河蟹300只/畝;小龍蝦產量在500斤/畝。每畝每次放蝦苗數量根據批次適當調整,整體保持在8000-12000只/畝/年。
2、“135”套養模式特點
“135”模式可避免單一養殖品種帶來的風險;河蟹行情穩定,蝦蟹套養能提高畝產效益;蝦蟹套養技術相對成熟,相對純養小龍蝦發病率更低。
3、“135”套養模式的關鍵點
池塘的選擇和清塘:池塘的矩形或者多邊形不規則的土池,池深0.8-2米,水深1-1.8米,坡比1:1.5-2.5。池坡不可太陡,防止坍塌。水草種植前10-15天用生石灰清塘,用量70-100kg/畝。如用茶粕用藥量為24-40kg/畝。
苗種和套養:放苗前7天用碘消毒。親蝦放養:8-9月分挑選規格20-30只/kg,放養密度25-35kg/畝。幼苗放養:250-600只/kg,放養密度8000-12000只/畝;河蟹苗放25-30只/斤規格,密度300只/畝。
投餌管理:小龍蝦屬雜食性貪食,保持飼料蛋白25%左右,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4%-10%。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根據飼料剩余量進行調節。
日常管理:根據天氣氣溫水質情況進行水位調控。防止敵害進入。堅持每天早上和傍晚巡塘檢查。采取輪補輪放,捕大留小。
定期預防:病害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定期消毒殺菌,內服保健。
三、2016漢川地區“135”套養模式基本情況
2016年,漢川地區蟹蝦套養面積7.3萬畝,相比較2015年,面積增加2.5萬畝。2015年畝效益平均5400元,2016年畝效益7750元。其中,小龍蝦畝效益增加2350元,發展空間巨大。我們根據連續3年的跟蹤,總結出小龍蝦精養模式和“135”套養模式的差異,具體見表2。
表2小龍蝦精養模式和“135”套養模式的差異
從效益上來看,“135”套養模式同河蟹精養模式相比,平均效益更高,平均效益多達3000元/畝;從管理上來看,小龍蝦精養模式的塘口管理難度高于“135”套養模式,龍蝦精養模式的投苗密度過大,水草的壓力大,水草維護難度高!135”套養模式龍蝦的投苗數量易于掌控,龍蝦采取的輪補輪放操作模式,進蛻完二殼的河蟹苗,對于整個塘口的水草管理壓力較小;從病害防控上來看,龍蝦精養模式的密度較高,疾病爆發的風險較高,不易控制。“135”套養模式的整體密度較為合理,整個養殖過程中對于疾病的預防能夠做到有力的控制,套養河蟹對于預防龍蝦發病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風險方面,龍蝦精養模式下塘口的水草不易管理,水草易受到龍蝦的破壞,從而引起整個塘口的水質惡化,提高發病風險;“135”套養模式下,龍蝦的投喂量不易掌握,投苗的次數較多,下苗起補的次數較多易引起龍蝦的機械損傷以及應激反應。
最好套養已蛻掉第二道殼以后的河蟹
四、蝦蟹套養的建議
經過近幾年的廣泛應用表明,“135”高效益龍蝦養殖模式是在“雙養理論”指導下經歷實踐驗證的一種高效益、科學的養殖模式。在應用的過程中,筆者認為還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做得更好。
(1)苗種:挑選優質的蝦苗,本地蝦苗最佳。減少運輸的距離和時間,選擇優良苗場繁殖的蝦苗。
(2)放苗管理:選擇合適的放苗時機,放苗前提前做好塘口的消毒、殺菌、解毒工作。蝦苗入塘以后做好抗應激工作。
(3)搭配比例:堅持合理放苗數量、密度。有原生蝦苗塘口的更應注意放苗的數量、密度,防止密度過大。
(4)水草及環境:注重水草對水環境的重要性,精細管理。早期的青苔問題,水草長度、密度的管理,定期打頭,控制行距,注意7-8月水草的飄根問題。
(5)病害防控:堅持預防大于治療的理念。做好龍蝦疾病的預防工作,尤其是5-6月的疾病高發期。定期預防弧菌,爛鰓,甲殼潰爛。定期保健,增強體質,預防腸炎、肝胰腺壞死。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