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漲渡湖黃顙魚良種場場長彭桂元先生
湖北原本是鱖魚的原產地,然而近年來湖北市場上銷售的鱖魚卻大多數來自于廣東,現在這種狀況正在改變。
湖北省漲渡湖黃顙魚良種場場長彭桂元先生,從前年開始組織武漢市新洲區及周邊多家鱖魚養殖企業成立的武漢市新洲區鱖魚協會,并擔任協會會長,目前協會成員總體養殖水面達到1700多畝,培育出了更適合當地養殖的鱖魚苗種,每年孵化鱖魚苗種可達到200余萬尾。在滿足本地養殖需求的同時,也供應全國各地市場。
一、漲渡湖的春天
漲渡湖是武漢市新洲區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湖泊水面5.6萬畝,水質優良,無污染,被譽為武漢的白洋淀。漲渡湖已于2002年9月正式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定為濕地自然保護區,其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是長江中游物種的生物基因庫。2004年,漲渡湖濕地成為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已建成武漢市首個濕地森林公園。被譽為新洲農業品牌“四個楚天第一”之一的黃顙魚,就出產在這里。 新洲黃顙魚種質資源豐富,2002年新洲區水產局建立了湖北省漲渡湖黃顙魚良種場。2009年2月,新洲區“漲渡湖黃顙魚”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
漲渡湖的春天
漲渡湖自然湖泊水域,始終保持與江湖相通,每年灌江納苗,水質清澈,空氣清新無污染,透明度30cm至50cm,pH值7.5至8.5,溶氧5mg/L至7mg/L,底質為灰潮土沙性壤和紅粘土黃棕壤,湖泊魚類種群豐富,非常適合鱖魚生長。
二、鱖魚苗種培育是鱖魚養殖的基礎
據彭先生介紹,以前湖北本地養殖鱖魚的苗種主要來自于廣東,每年3、4月份,廣東的鱖魚苗就開始孵化。每年4月中旬到7月,有大批的廣東鱖魚苗運往湖北,銷售給當地的養殖戶。近幾年來,在鱖魚養殖過程中,在湖北省漢南、蔡甸、仙桃等地發現了大量的虹彩病毒和諾卡氏菌引起的爛身病,嚴重時養殖戶養殖的鱖魚可全軍覆沒,經濟損失慘重。主要原因是廣東的鱖魚攜帶30多種病毒。
漲渡湖黃顙魚良種場多年來一直生產湖北本地鱖魚苗種,他們從長江以及周邊的湖泊,收集捕撈規格一般在1到5公斤,體格健壯、背高體厚、花紋鮮艷的兩冬齡的翹嘴鱖作為親本。同時每年各場將親本進行相互交流,通過不同地理群體的引種,可以提高多樣性,在此基礎上建立不同經濟性狀家系,建立保種的基礎群體和制種的核心群,擴大隨機交配群體,避免種苗生產中的近親繁殖,以避免或減少遺傳多樣性水平的降低。
本地培育的鱖魚苗種在適應本土環境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同時,其市場價格略高于廣東等地的苗種,但是其成活率較高,發病率極低,養殖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湖北每年在4月20號之后開始進行人工繁殖,新洲鱖魚協會的各場家每年一共生產鱖魚開口苗約1000萬尾、鱖魚寸片200萬尾,主要滿足湖北地區湖泊的增殖放流以及各養殖戶的需求,同時還銷往全國十多個省市。他們生產的本地鱖魚苗種是純天然的翹嘴鱖,品質優良、規格整齊、生產速度快,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每年產品供不應求。
據了解,新洲鱖魚協會所孵化的鱖魚苗開口苗價格500元每萬尾,寸片1元每尾,4公分苗1.2元每尾,而廣東的寸片魚苗則在7—8角每尾,這是因為廣東養殖鱖魚的鉺料魚得天獨厚,鯪魚產量高,價格低,養殖鱖魚的成本相對來說要比湖北低。然而雖然本地苗種價格略高于廣東苗種,但由于抗病毒能力強,成活率高,使得越來越多的養殖場選擇本地苗種。
鱖魚肥
三、鱖魚養殖過程中的病害
鱖魚在養殖過程早期,主要預防的是纖毛蟲病,鱖魚纖毛蟲病一般發生在鱖魚孵化出的第一天到體長5-8厘米期間。水溫20℃-27℃時,鱖魚體表經常有車輪蟲等寄生蟲寄生,3厘米之前,多分布于鱖魚全身、口腔;3厘米后,集中于口腔、鰓、鰭條和尾部,寄生數量呈遞減趨勢;水溫27℃以上時,斜管蟲寄生數量增多,一般寄生在體表和鰓上。纖毛蟲寄生數量少時,對魚體活動影響不大;寄生數量多時,魚吃食少,嚴重者不肯進食,肉眼可見病魚頭部有灰白色點狀物,嘴張開不能合攏,身體失去平衡而下沉或在水中翻滾,繼而死亡。該病蔓延迅速,僅一晝夜每尾魚苗上的車輪蟲即可由少數幾個增加到40-50個,是鱖魚夏花培育過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危害性極大。
防治纖毛蟲病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1、對流水池中,每天用3%食鹽水全池潑灑一次,停水3-5分鐘,可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 2、對流水池用1.6ppm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并停水3-5分鐘,療效明顯;靜水池用0.7ppm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 3、鱖魚夏花下塘時用2%食鹽水浸洗病魚2分鐘。
四、武漢的鱖魚養殖情況
武漢的鱖魚養殖周期,如果餌料充足,一般100天即可上市。目前彭先生和新洲鱖魚養殖協會正在嘗試一年兩季的養法。第一季在5月底開始投放鱖魚苗種,餌料魚主要以鯪魚為主,養到9月份的時候上市。第二季從10月開始,將另一部分苗種通過高密度養殖和減少投喂餌料的方式控制它的生長,到10月份再分塘投放鱖魚苗種另一季,到第二年五月份前銷售。鱖魚在鯪魚食用完后再補充當地的花白鰱、鯽魚、鳊魚等餌料魚作為餌料。盡管在冬季鱖魚攝食量比平略低,但還是能攝食生長,此種養殖方法可以極大提高鱖魚的養殖經濟效益。
目前鱖魚在武漢本地的養殖已較成熟,養殖面積較前些年有較大增長,產量也成倍增長,這種曾經在江城稀少的魚類現在已進入了老百姓的家庭。因為鱖魚主要以活餌為主,其養殖條件較高,同時它是高投入高產出,因此市場價格一路飆升,一般情況下在26元/斤,最高的季節在8到9月份可以達到50-60元/斤,武漢市的成品鱖魚除了滿足本地市場以外,還銷往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
五、鱖魚的精養模式
鱖魚的精養模式,主要是養殖鯪魚作為餌料魚,一般情況下,每畝放養寸片2000尾左右,養殖每畝鱖魚需配套4-5畝餌料魚,本質上是將低價值的鯪魚轉化為高價值的鱖魚。餌料魚主要是以鯪魚為主,同時配備一些本地的四大家魚等魚種作為配套餌料。養殖1斤鱖魚大約需要4-4.5斤鯪魚,或5-6斤四大家魚,餌料魚占鱖魚養殖成本70-80%,屬于高投入高回報的魚種,正常情況下,鱖魚養殖利潤率平均在20%左右,鱖魚是目前養殖品種中回報率較高的魚種。
先進的管理設備
前幾年湖北地區一般是每年養一季鱖魚,每畝純利在5000元左右,現在彭先生正在嘗試通過解決高產餌料魚的方式一年進行兩季養殖鱖魚,首先自己解決鱖魚放養的魚種,同時用一些先進的方法極大提高餌料魚的產量,降低生產成本,彭先生從去年開始就在摸索之中,目前已初見成效,按彭先生的設想,如果養殖成功,每畝養殖利潤能達到1萬元以上。
這將極大的突破傳統的鱖魚養殖模式,促使湖北主養鱖魚的模式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