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人工繁殖、專業化養殖、飼料技術的進步,黃顙魚在淡水養殖發達地區已成為淡水養殖的主要對象之一。
黃顙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肌間刺,營養價值高且兼具藥膳作用,深受消費者青睞;憑借著在消費者群體中的高認可度,可謂異軍突起;然而隨著養殖成本的不斷增加,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經濟效益成為特種水產養殖行業不斷探索的動力,其中之一就是苗種的改良。
最近比較火熱的雜交黃顙魚正在兩湖區域逐漸興起,但是養殖戶并不是很清楚它的特性,甚至靠主觀臆測去解釋其中的緣由,針對養殖戶提出的雜交黃顙魚、普通黃顙魚和全雄黃顙魚的諸多疑問我們進行逐一分析。
Q:據了解,近些年兩湖地區許多養殖戶開始養殖雜交黃顙魚,雜交黃顙魚到底有什么優勢?
A:雜交黃顙魚它是黃顙魚與瓦氏黃顙魚雜交選育的品種,兼具瓦氏黃顙魚和黃顙魚的共同特征,生長速度快:比普通黃顙魚生長速度快30%以上,優良的生長性能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飼料系數低;抗病力強等優勢。
Q:雜交黃顙魚會取代全雄黃顙魚和普通黃顙魚嗎?
A:首先,雜交黃顙魚是普通黃顙魚母本和瓦式黃顙魚父本雜交選育的,它具有瓦式黃顙魚的特性;最大的優勢就是生長周期短,生長速度快;眾所周知,瓦式黃顙魚(江黃顙魚)的特點是長勢快,且個頭最大能長到3斤多;如果單憑長勢快就能讓一個品種替代純種顯然是無稽之談;20年前,國內培育的新品種--湘云鯽,其最大優勢就是長勢快,生長速度大大快于普通鯽魚,但是如今也沒有成功取代普通鯽魚,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湘云鯽里含有鯉魚基因。
黃顙魚為一年性成熟魚類,且雄魚的生長速度明顯高于雌魚,實際售魚情況下,規格越齊整,賣價越好,因此全雄黃顙魚(正規苗場雄魚比例能達到95%以上)被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所接受。全雄黃顙魚和普通黃顙魚在個體上差別并不大,主要是雄性率提升了,口感上較普通黃顙魚無差別,但是雜交黃顙魚生長速度快,個體可達到3斤以上,即便如此,雜交黃顙魚在市場上也沒有形成規模化,其主要原因還是體態和口感都不及全雄黃顙魚和普通黃顙魚,消費者難以接受。所以說,雜交黃顙魚不會取代全雄黃顙魚和普通黃顙魚。
Q:雜交黃顙魚是水產新品種嗎? 還是第三代黃顙魚?
A:水產新品種是由農業部公告,且必須經過國家原良種委員會審定,具有品種登記號(GB-0X-00X-20XX),它是科技創新成果和振興民族水產種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未來保障水產養殖提質增效的關鍵;頒布水產新品證書也意味著該品種在研究上取得一定的突破,也潛意識保護廣大養殖戶利益不受傷害。早些年,在湖北地區已經有打著水產新品種的招牌去宣傳推廣,后被國家相關部門勒令停止,最終被市場淘汰的案例。至于說,雜交黃顙魚是不是水產新品種,在廣大養殖戶沒有看過由農業部頒發的水產新品種證書時,提醒廣大養殖戶慎重選擇。
其實早在2010年左右,雜交黃顙魚就在四川、廣東等地開始批量生產,近幾年反而漸漸退出市場,許多養殖戶開始轉養全雄黃顙魚,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本地消費者主要是采用火鍋的烹飪方式,對黃顙魚肉質要求高,而雜交黃顙魚的肉質松散,口感上欠佳。從而導致市場容量相應縮小。
Q:黃顙魚作為名特優水產品,為什么能一直保持價格穩定?
A:黃顙魚肉質鮮美,口感俱佳,老少皆宜,正是因為其特性才普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價格也一直保持穩定。如果失去這些特性,消費者一旦不愿接受,其價格也難以保持平穩。
小結: 隨著黃顙魚養殖規模在全國各地不斷的擴大,在市場行情無法提前預知的前提下,建議養殖戶在選取苗種時,不僅要考慮養殖成本,更需要考慮市場供需關系以及養殖風險,從而選擇合適的養殖苗種。(供稿:武漢百瑞生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