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養殖黃顙魚成了水產養殖利潤回報率高的代名詞,更有很多地方以專養的形式支配著黃顙魚的進步和發展。隨著養殖技術的日益革新,畝產能也從以往的2000斤提高至5000斤左右,畝利潤高達萬元以上。
然而,高效益常伴隨高風險。我們還需理性對待,切勿跟風。需根據自身條件(養殖技術、資金實力、資源配置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養殖模式,才能穩步前行。下面就黃顙魚養殖給各位做幾個層面的分析,希望在以后的養殖過程中,各位能學以致用,不斷提煉革新,取得更優秀的養殖效益。
高密度養殖注意事項
一、飼料品質:
飼料質量對養殖效益起著絕對性的影響,在養殖過程中投喂優質飼料,黃顙魚更容易吸收轉化,出肉率高,品相更好。同時,優質原材料可大幅降低魚類因原料毒素引起的機體損傷,降低了魚病帶來的風險。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黃顙魚飼料品質良莠不齊。同等蛋白,有的價格差異1000元/噸,對剛進入黃顙魚養殖的朋友造成了選擇的困難。在這里我列出一張表格,供各位參考。
近年來,隨著廣大養殖戶養殖技術不斷成熟,養殖密度和產量也不斷提高。畝密度可達到30000尾以上,最高畝產可達5000斤左右。為此,選擇優質高檔飼料成為養殖黃顙魚最基本的要求。
二、投喂技巧:
黃顙魚在養殖的不同階段,對飼料的營養和粒徑有著不同的需求。黃顙魚養殖飼料投喂量絕大部分集中在養殖中后期,飼料日投餌率在1%~2%之間,但黃顙魚吃食受氣候、溫度、水質及疾病等因素的影響較大,應根據具體吃食情況,靈活調整每天的投喂量,避免造成飼料浪費,同時降低應投喂不合理帶來的發病。
三、溶氧充足:
高密度養殖,尤其是在7-8月高溫時期,因養殖密度高、吃食量大易造成池塘溶氧不足,應合理配置增氧設備,定時進行增氧,保障塘口溶氧充足。
目前,兩湖地區增氧方式主要以底增氧、葉輪機增氧和涌浪機增氧為主。高密度養殖葉輪機增氧可以對塘口進行大范圍增氧,每畝配備增氧機至少1kw以上,這樣才不會造成溶氧不足。晴天下午一般在13:00~15:30之間定時打開增氧機,而且夏季由于溫度高在投料和晚上的時候容易造成缺氧,所以增氧機是不能停的。溶氧不足將影響飼料蛋白的消化吸收,當溶氧低于1mg/L時,黃顙魚將絕食,甚至出現活力不足、“浮頭”等現象;當溶氧高于5mg/L時,吃食旺,飼料蛋白消化吸收率也達到75%以上。因此,應時刻注意池塘溶氧變化,保持在5mg/L以上。
池塘溶氧的作用和不同溶氧對飼料消化率的影響
內涌外攪周納米,一食臺一耙機
四、水質管理:
擁有良好水質,是整個養殖投入是否成功的根本性保障。尤其在投料高峰期,池塘水質經常出現亞硝酸鹽,氨氮等指標超出正常值。因此,我們需定期使用生物制劑肥水、解毒和改底,降低亞硝酸鹽、氨氮含量;另外,塘口可以適當種植如水葫蘆、革命草等水生值物,有效吸收池塘累積的氮源。一般種植面積占池塘面積的3%-5%。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