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品種的火熱程度怎么判斷?媒體報道是否頻繁,技術性研究的內容多不多,相關部門關注的程度怎么樣,還有就是渾水摸魚甚至偷奸耍滑的人多不多?這幾個方面,黃鱔的特點都是否的。在特種養殖里,目前最火的當屬小龍蝦,河蟹的關注度也非常高,關于這兩個品種的技術性文章層出不窮,長江沿線的很多地方都圍繞小龍蝦做文章,連騙子都開始多了,以前黃鱔養殖火熱的時候,用賣黃鱔苗行騙的不少,現在可以說看不到了。
在淡水類的特種水產品中,這兩年黃鱔泥鰍可以說都在走下坡路,泥鰍的情況還復雜點,臺灣泥鰍的興起讓一些地方還在慢慢推廣,黃鱔的養殖規模總體上在慢慢下降,這兩年的態勢是,湖北作為曾經的主產區,這兩年規模縮減的尤其厲害,不少人都轉向了火熱的小龍蝦,而在江西安徽等地,黃鱔養殖還是向上發展的,尤其是江西,環鄱陽湖一帶黃鱔養殖還是有點火的。
湖北一直就是全國黃鱔的最集中產區,以仙桃市最為有名,另外武漢監利潛江洪湖咸寧黃梅等地也有一定的規模,但這兩年里,監利和潛江都在拼命地發展小龍蝦,黃鱔萎縮的非常厲害,即便是在最集中的仙桃張溝等地,很多曾經養黃鱔的、四大家魚的,也都往小龍蝦這塊轉。在退養的這部分黃鱔養殖戶里,中小規模的養殖戶比較多,尤其是散戶,轉養品種很靈活,機動性非常強,什么賺錢就養什么。
目前黃鱔養殖存在哪些問題?中國水產養殖網經過簡單的調查發現,主要就是幾個方面,苗種資源緊張、價格居高不下,養殖技術雖然成熟但一些病害仍然給養殖戶帶來很大困擾,尤其是夏天高溫多雨天氣出問題的黃鱔網箱多,另外最關鍵的就是市場終端消費不給力。換句話說,如果市場走量好,價格就會有保證,哪怕黃鱔苗再貴點、成本再高點,就算病害導致損魚多,只要有銷量、有好價格,養殖戶同樣會有興趣搏一下。
終端消費市場的萎縮,應該是黃鱔這個品種繼續發展的最大問題。以傳統消耗量最大的華東地區為例,2018年不少市場每天的銷量連去年的一半都不到,秋天到春節前后是養殖黃鱔銷量的高峰期,在長三角的不少市場里,上規模的檔口去年一天一萬斤左右問題不到,今年這個時候不過三四千斤。銷量的減少并不是黃鱔價格比往年高導致的。根據中國水產養殖網黃鱔行情直通車數據顯示,以江蘇常州凌家塘水產市場黃鱔價格為例,11月6日,2018年的批發價格比2017年大概下降了兩三塊錢;11月底12月初這幾天,2018年的價格比大概下降了三四塊錢。而且縱觀這幾個月主要消費市場的黃鱔批發價格,變動非常小。
黃鱔銷量為什么下降的那么多?看起來市場批發價格不低,但如果過了幾手之后,普通老百姓在農貿市場里買的黃鱔并不便宜;飯店里以黃鱔做的菜品,價格也是不便宜,另外在菜式創新上,黃鱔在這一塊的發展也是基本沒有的。像小龍蝦、大閘蟹、青蛙、牛蛙這些,在菜式創新上是一波接一波,滿足了不同顧客的口味需求,而黃鱔的菜品相對就很單一了。在終端的消費價格上,黃鱔和這些品種相比沒有優勢可言,再加上菜品花樣偏少,好像黃鱔銷量減少的原因就不難明白了,在這個問題上,泥鰍的情況和黃鱔有著很多的共同問題。
塘口交易的價格變動情況也不大,以江西鄱陽湖一帶為例,統貨黃鱔收購價格大概在20元出頭點,江西的進賢和余干兩地加起來的銷量在10萬斤以上;11月底12月初這幾天,仙桃張溝市場當年魚統貨在23元/斤左右,隔年魚大概在23.5元/斤左右,每天的交易量大概在5萬斤上下,這個把月每天突破6萬斤銷量的非常少。與此同時,。流通商表示,最近江西安徽等地黃鱔出魚量都比較大,主要是因為江西安徽以當年魚為主,很多養殖戶必須要在年前賣魚,這也是目前市場價格低迷的一個因素。
現在的價格賣魚有沒有錢掙?按照成本來計算的話,目前幾個主產區的成本平均在15-18元/斤左右,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水平導致成本有高有低,看起來目前的利潤還是可以的,但是對比以前的利潤,現在的利潤逐年下降,問題是江西安徽還有不少魚要賣,冷空氣已經一波接一波來了,江西鄱陽湖一帶溫度已經不到5度了,安徽合肥等地的氣溫已經到了冰點,這兩天還有雨雪天氣。如果說后面這樣的天氣再來幾次,剩下沒有賣魚的養殖戶就會急了,掉價就在所難免了,如果收購價跌破20元/斤的話,對整個養殖業的考驗就是前所未有的。
黃鱔養殖版塊目前有什么問題?主要是苗種來源、養殖技術、多發病害等幾個方面。
先說苗種。黃鱔苗都是靠野生苗,人工干預的繁殖技術,現在已經被證明不實用,溫棚暫養苗是個突破,但不是所有人都會。預計短時間人工育苗還只是一個理論階段,真正落實到實踐操作環節,很難。
再說養殖技術。自從十多年前黃鱔網箱養殖發展以來,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了,但以后的突破創新很少,多數還就是在網箱養殖技術基礎上的微調。
病害方面,歸根到底還是要回歸到水質調控和營養保健這一塊,放苗前怎么調水,放苗養殖前期怎么調水,中后期又怎么調水,夏季高溫多雨的天氣怎么防病?病害的種類這幾年差別不大,出血病、上草、腸炎病、寄生蟲等等,出了這些問題好不好處理,最關鍵的還是看天氣如何、黃鱔本身的體質如何等等。
有心的朋友會發現,黃鱔養殖存在的以上問題,好像這幾年都是這樣,感覺就像是舊話重提了。或許缺乏變化缺乏創新才是黃鱔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未來繼續養黃鱔的話,這些問題還是避免不了的,新的養殖戶估計很難一一從容解決,老養殖戶也很難有絕對保證每個環節都能順利度過。在現有的市場銷售環境下,養殖戶可以嘗試多一些改變,比如說放苗的密度控制,有的市場要大條魚,有的市場要中小條,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性出魚。另外溫棚養殖模式可以繼續擴大,黃鱔養殖太依賴天氣了,溫棚可以不僅可以反季節養殖,目前的溫棚暫養苗也慢慢為人所知慢慢成熟,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養殖戶集中放苗的時候帶來的高價苗問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