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落下帷幕,細數2018年水產養殖的品種,能賺錢的,很遺憾,還真沒有幾個!鳊魚基本打入了地獄,草魚很難賺錢,黃顙魚沉入了谷底,鲌魚跌破了成本價,鱔魚不溫不火,泥鰍再難翻身,青蛙全年無戲,就連無限風光的小龍蝦,賺錢的也寥寥無幾……可以說,水產養殖是一片慘淡經營的景象!
在不景氣的水產養殖的大趨勢下,雖然確實缺乏生機,但也不乏有賺錢之眾。這些賺錢之人,他們并沒有隨波逐流,在養殖品種和養殖模式的選擇上,他們另辟溪徑,硬是在大趨勢下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賺錢小趨勢!
一,為什么大趨勢不賺錢
水產養殖不賺錢的最主要原因是所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供過于求!為什么會供過于求?因為中國適合水產養殖的土地眾多,加上參與的人員眾多,特別是很多水產品種基本已無技術瓶頸,產量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一哄而上,生產的都是無差別化的產品,因此,任何一個這樣的養殖品種,供過于求只會來得更早!
比如:鳊魚、草魚等大眾水產品,繁殖、種苗大規模生產、疾病防控等的無瓶頸,尤其是飼料技術的成熟與推廣,為高產穩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更有內循環水養魚、跑道養魚、集裝箱養魚等養殖新模式的推廣,讓這些大眾水產品均具備了產量高、隨時隨地都能大規模上市的條件。因此,市場上長期處于飽和狀態也就成為了常態!想在這類品種上賺錢確實很難。
再比如:黃顙魚、鲌魚、泥鰍等,這類魚消費群體較窄,本來市場容量就有限,一旦大規模養殖,市場立馬就會呈飽和狀態!最要命的是,這類魚都是高產品種,隨便一畝產個2000斤以上根本就沒有障礙!隨著品種的改良,疾病的攻克,飼料技術的突飛猛進,特別是這類品種還能大規模隨時上市,這些品種很難有錢圖,自然再所難免!
還比如:小龍蝦養殖,全國各地大興土木,小龍蝦養殖池遍地開花!雖然小龍蝦還有很多瓶頸未被攻破,但全國1200萬畝的養殖體量,加上90%的稻蝦池,絕大部分小龍蝦集中在5~6月份的50天左右的時間大量集中上市,走這樣模式的養殖者能有好果子吃嗎?
二、小趨勢的賺錢之道
小趨勢的賺錢之道同樣來源于市場,當市場供不應求時,錢財自然會滾滾而來!這種小趨勢來源于對市場的準確分析與判斷,特別是對未來行情的準確預測(當然也離不開技術的把握和對整個養殖過程精細的管理,這個話題不是本文重點,故從略)!同一品種的不同生產模式,新品種的開發,即或是常規的品種,只要我們能發現其中的商機,都能夠成為賺錢的好養殖品種!
比如:大眾養殖品種花鰱,由于國家環保政策的強力推進與執法力度加強,拆圍、拆箱、還湖、禁肥、禁養、限養等面積不斷迅速擴大,因此原有的水產養殖面積斷崖式銳減,白鰱花鰱的產量呈斷崖式減產。以此為商機,部分先知先覺者在國家允許的養殖水面加大花鰱的投放密度及規格,輔以飼料投喂,生產出了大量的花鰱投放到市場,但因為這些產量遠遠不足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花鰱價格長期在高位運行,5斤/尾以上的花鰱16元/公斤已成為常態,有時甚至更高。
還有一個大眾品種是草魚,雖然小草魚賺不到錢,但10斤以上的大規格草魚卻是供不應求。受中華民族傳統影響,人們每年冬天都會腌臘魚,其中10斤以上的大規格草魚深受市場喜愛,近幾年來,塘口價格均在15元/公斤以上,這個價格的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
再比如:小龍蝦,紅遍大江南北的品種,也有養殖老板賺了大錢!他們的做法就是不走尋常路。市場上最賺錢的二個時間段就是高溫期和低溫期。誰都知道這二個時間段價格高,難管理。但這些老板們迎難而上,認真觀察,用心領悟,終于攻克難關,能在高價期批量上市。
同樣是養小龍蝦,有的老板一季蝦一季雜魚,仍舊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雜魚可選擇市場價格較高的沙塘鱧、麥穗魚、黃黝魚、青蝦等,這類魚市場價格均在30元/公斤以上,且供不應求,具有很大的養殖潛力。
以上只是拋磚引玉,還有很多好的品種和模式值得我們用心去開發和探索,只要我們緊跟市場,把握機遇,認真去做,我們就一定能擁有自己的賺錢小趨勢!
三,結語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水產養殖離不開消費端,當消費觀念已變時,對仍舊墨守陳規的人而言,被淘汰會來得很快!小趨勢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唯有長期堅持對市場規律進行分析,做出正確判斷,并當機立斷去做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很認同羅振宇跨年演講的一句話:“如果這個世界沒變化,還有什么機會輪得著我嗎?”
以上言論為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通聯:應城市胡一生水產平臺 胡升翔
地址:應城市古城大道17一4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