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飼料配方的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水產養殖品種能用飼料養殖了,以前主要是依靠冰鮮魚或者活餌料魚的養殖品種,也逐漸擺脫了餌料來源的限制,可以大面積推廣養殖。這些年推廣力度最猛的當屬黑魚,這兩年加州鱸的配合飼料養殖模式也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鱖魚的配合飼料養殖模式也在小范圍推廣中。
以前加州鱸的主產區是廣東珠三角地區、江浙地區、四川貴州廣西等西南地區,再加上一些省份的湖泊水庫網箱魚,如今養魚的網箱基本都拆完了,池塘魚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再加上飼料喂養模式和循環水等新養殖模式的推廣,出現了很多加州鱸養殖的新興區域。中國水產養殖網了解到,非傳統主產區轉養加州鱸的優勢很明顯,比如說離主要消費市場更近,以前加州鱸的流通主要靠幾個主產區供應,現在可能不用出省甚至出市就可以收到加州鱸了;新興養殖成本比主產區要低,不少地方都是傳統的四大家魚產區,塘租相對便宜;還有池塘環境質量要比主產區要好一些,加州鱸主產區很多塘口都是養了很多年了,即便年年清塘整理,也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全;新興區域的養殖戶對于配合飼料的接受度比較高,跳過冰鮮魚養殖這一步,直接全程喂料,在成本核算方面會更容易把握一些。
新興養殖區域的問題也是明顯的,最主要的就是技術經驗的缺乏,有的人是以前根本沒養過魚,有的人是以前養四大家魚等品種的,而加州鱸的習性和養殖方法差別很大,尤其是飼料馴化的方法不是人人都能輕易上手的,再加上加州鱸有些病害仍然無法很好的防治,一旦發病就意味著可能全軍覆沒,即便是老手也無法絕對有把握順路過關,更何況是新手?比如說虹彩病毒、諾卡氏菌病等等,外加上加州鱸密度一般都比較高,高溫期喂料加大,天氣多變,池塘水質底質難以控制,由此帶來的發病死魚,很多新手很難在短時間內及時處理,有些病害本來不復雜,養殖戶拖的時間稍微久一點,就成了棘手的麻煩。技術經驗方面的欠缺,需要養殖戶自己摸索學習, 再加上各種各樣的技術服務力量支撐,如果養殖戶自我學習意識不強,或者配套的服務不到位,最終的結果就是養殖戶“交學費”了。
加州鱸養殖到底有多火?長江沿線的幾個省份擴張的尤其厲害,再加上河南山東兩省,加州鱸都是很多傳統魚養殖戶的轉養選擇。加州鱸養殖升溫,有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價格利潤的誘惑,這是根本原因,養殖加州鱸有錢賺,這才能極大地刺激養殖戶的積極性,尤其是養常規魚越來越難掙錢,加州鱸等品種是不錯的選擇;其次就是外部力量的推動,比如說各級地方政府的推動,飼料企業不斷完善市場布局,這兩年各式各樣的加州鱸養殖技術培訓活動開的越來越多了,讓很多新手有了更多的學習提升機會。養殖戶的積極性加上外部力量的推動,造成了目前加州鱸養殖版塊的不斷升溫。
加州鱸養殖能不能一直火下去?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都思考過,也都有自己的答案。無論在哪個行業,,市場價格走勢決定了能否長遠發展下去,而影響價格變化的只有一個,供需關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加州鱸市場遠遠沒有飽和,養殖面積還有增加的空間,由于今年新增的面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所以沒辦法作為具體的考量,只是有一個宏觀的概念,增加的很多,具體增加多少,尚無具體統計。由于每個人看到的情況、獲得的信息有差別,所以對于加州鱸的未來,普遍就有兩種估計。
觀點一:大力推廣意味著養殖量大增,市場一旦消化不了,價格就會很快崩盤,新入行的人成了接盤俠。上面提到的加州鱸養殖升溫的兩個因素,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都非常積極,加州鱸這個品種雖說沒到小龍蝦那樣紅火的程度,但在這兩年水產養殖行業里,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品種了。去年養殖量大增,今年養殖量繼續大增,市場真的需要那么多魚嗎?一旦上市旺季,養殖供應量大于市場需求量,就會出現魚多價賤的情況,哪怕只要有這樣的苗頭,都有可能帶來一個價格快速下挫的惡性循環。這是我們不得不防的,這兩年黑魚和黃顙魚這兩個品種例子擺在那里,黑魚價格好了一陣子之后,現在是全線虧本;黃顙魚養的人多了之后,價格一度降到了成本價,好多年不敢繼續放苗,熬到這個開春,魚價才有所反彈。
觀點二:養殖量增加是事實,但終端需求量也在增加。加州鱸是一條傳統的特種魚,一般來說上了桌的價格都不便宜,主要需求的規格是標魚,8兩到1斤出頭的規格,而且中大城市的水產市場里相對賣的多;從全國范圍來看,普通家庭消費量大的地方很少,消費人群相對窄一些。這是加州鱸魚傳統消費市場總體走量不算大的主要原因。現在的情況變化了很多,首先就是隨著流通越來越發達,以前很多不容易吃到加州鱸的地方都能買到了,以前主要集中在中大城市的水產市場,現在更小的市場里都能看到加州鱸在銷售;普通老百姓消費升級也給加州鱸等品種帶來了機會,傳統的四大家魚已經滿足不了很多家庭的需求,一些中高檔魚蝦蟹逐漸走進普通老百姓的餐桌,這對加州鱸來說是莫大的機會。另外在烹飪美食上,加州鱸也有重大轉變,以前主要清蒸為主,現在以鱸魚為食材的菜品開始增加,其中是酸菜鱸魚的升溫最為明顯,從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酸菜魚很可能是加州鱸深入老百姓的最好機會,如果加州鱸能成為很多餐館酸菜魚的主打食材,這樣的市場容量無法估量。
如果養殖量大增,養殖戶的風險到底有多大?涉及到養殖戶的利潤,主要就是兩個數據,出塘價格和養殖成本,以標魚的出塘價格變化來看,加州鱸出塘價格最低的時候不到9元/斤,最高的時候接近20元/斤,價格差距非常大,導致價格變化的原因就是供需情況,集中上市的時候價格會很低,低價還會持續不短的時間;青黃不接的時候價格又飛漲,手里只要有魚可賣,那就是不可想象的暴利。成本方面的變化不大,不同區域會有差別,同一區域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養殖成功率方面,如果養殖不順利的話,多高的成本都會有,怎么養都是虧,如果養殖順利或者順利的話,成本還是可以估算的,哪怕出塘價再低,也還是有利可圖的。比如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全國的加州鱸價格都處于持續低位,但養的可以的養殖戶依然不會虧本。這個和其他有風險的品種不一樣,像黑魚這樣的品種,這段時間行情特別低,即便你養的再順利,也照樣虧本。所以說,至少從目前來看,加州鱸最低的價格和成本還是有點差距,未來即便養殖量大了,價格下滑了,也還有一個緩沖的利潤空間。
市場終端需求量開發的情況怎么樣?從中大城市來說,酸菜鱸魚等菜品的升溫,給加州鱸帶來了一定的銷量,但更多的是三四五六線市場加州鱸銷量的增加,增加的量不一定有多大,但很多市場都增加了,總量就很可觀了。實際上,從中國水產養殖網了解的情況來看,一些傳統的加州鱸流通市場,銷量增加的比較有限,反而是很多地方新建市場,新市場檔口數量增加,每家檔口加州鱸的銷量不斷下降,導致價格方面的競爭很激烈。比如說,一個老的市場,每天有5萬斤左右的銷量,不到10個檔口在經營,有的檔口甚至每天能有上萬斤的銷量,而新市場至少20個以上的檔口在做加州鱸,每家平均下來只有2000多斤,專營加州鱸的老板生意受到很大的沖擊,只能以增加品種來應對市場的變化。
這幾年,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養殖模式的升級,畝產量不斷增加,再加上養殖的人多了,水產養殖行業里很多品種價格走勢變化越來越頻繁,一個品種可能今年賺錢,到了明年就不賺錢了,有些情況糟糕的甚至價格低迷要一兩年才能緩過來。目前加州鱸這個品種仍處于上升的階段,不賺錢的養殖戶比例相對較低,這會刺激不斷有新人加入,什么時候會是那個價格趨勢根本轉變的臨界點?加州鱸價格什么時候會逐漸平價化、會讓大多數人不賺錢,或許是今年,或許是明年......市場價格的變化太快了,沒人敢去估計這個事情,所以養殖戶朋友也還是要提高點警惕,沒有充分了解調查的情況下,不要盲目跟風養殖。已經在養加州鱸的朋友也不用過分擔心,反正已經在養殖了,首先就要把魚養好,然后看到不錯的價格就出手,至少能盡量讓這一批魚賺錢再說,以后什么情況,就以后再說吧。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養的人多了只有好事,因為養的人多了,價格下降就是遲早的事情,吃魚的成本就低了,加州鱸的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價格便宜也會進一步開發終端的消費需求量。平價化對于養殖戶來說不是什么好事,但對于這條魚的普及更好,會讓這個產業做的更大。
從一個特種魚變成普通魚,你說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