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養什么魚最賺錢,來錢最快,對于很多人來說,最賺錢的品種當然是最有吸引力的,殊不知,最有吸引力的品種,養殖熱度最高,下一個養殖周期潛在的市場風險也就越大。不是每一個品種都能連續幾年紅火下去的,像小龍蝦這樣紅火的品種實在是難得,像去年賣10塊多、今年價格猛降一半的黑魚,也不沒有先例的,即便是小龍蝦這樣越來越火的品種,行業里對它的未來也是存在很大的擔心。這個是肯定的,一個品種的行情就像爬山一樣,爬到頂的時候,就肯定要下來的,至于說什么時候才是山頂,先要爬上去才知道,具體是走下山的還是摔下山的,就不好說了。
事實上我們始終認為,價格波動不大、利潤相對可觀的品種,就是個好品種。一個大起大落的品種,會給行業從業人員極大的膨脹感,但也有最大強度的摧毀感,從山頂到山腳的過山車感覺,不是誰都能承受得了的。在養魚這個行當里,這幾年的黃顙魚和斑點叉尾鮰算是不錯的品種,都是條“好魚”。比如說黃顙魚,這幾年每年的價格都有波動,但幅度不大,價格好的時候會有人跟進,價格差的時候會有人轉養,但是比例都不高,總有一部分擁躉年年養這條魚,成本穩定,利潤相對穩定,沒有太麻煩的病害。
這幾年黃顙魚的品種也在不斷更新,從最早的普通黃顙魚,到后來的超雄黃顙魚,再后來的全雄黃顙魚,加上現在的雜交黃顙魚,不斷有新的品種出現,更適應市場的品種會越來越受養殖戶的歡迎。今年4月4日,農業農村部公告第155號,公布14個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雜交黃顙魚“黃優1號”赫然在列,這標志著雜交黃顙魚獲得了國家級層面的認可,未來或許將會迎來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中國水產養殖網了解到,“黃優1號”雜交黃顙魚的優勢主要體現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規格齊整、免疫力強、耐運輸存儲等等等。雜交黃顙魚吃料非常猛,生長速度能提升30%,另外在高溫期雜交黃顙魚的損耗會大大低于全雄黃顙魚和普通黃顙魚。
從這兩年的市場表現情況來看,雜交黃顙魚是很成功的,現在市面上三個主要的品種就是雜交黃顙魚,全雄黃顙魚,和普通的黃顙魚,之前提到的超雄黃顙魚是曇花一現,現在可以忽略掉了。雜交黃顙魚推出的時間最晚,但憑借諸多的優勢,這兩年的發展是很迅猛的,大大擠壓了全雄黃顙魚和普通黃顙魚的養殖空間。對于任何一個品種,市場才是最終的評論者,只有市場認可的品種,才是最有發展前途的。對于市場流通板塊來說,耐運輸、耐暫養、耐低氧的優勢,就是雜交黃顙魚最大的亮點;對于養殖戶來說,生長速度快,抗病情況也不錯,成本也不高,只要價格不太低,利潤是有保障的。以前溫度最高的夏天,全雄黃顙魚和普通黃顙魚根本無法長時間運輸存儲,如今雜交黃顙魚都不存在這些難題了,市場批發商自然而然就肯賣了,漁民養出來的雜交魚即便是夏天也不愁賣,可以說沒什么后顧之憂了。
雜交黃顙魚的優勢明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養殖,很快就面臨了養殖過量的問題,因為黃顙魚并不是“家魚”,到底是一條特種魚,市場有一定的銷量,但卻不能消化掉無限制的養殖量,養的多了塘口價格和市場批發價格就下滑了。魚太多的時候,批發商利潤空間也受到影響,貨太多只能便宜賣,最終就會反饋到養殖環節,養殖戶最早1斤魚能賺兩三塊錢,到后來利潤降到了一兩塊,行情最低的時候不到一塊錢,只比四大家魚稍微好一些,就有一些養殖戶積極性受影響了,轉養其他品種去了,這種情況在湖北等產區表現非常明顯。
2018年,就是黃顙魚行情偏低的一年,多數養殖戶利潤都降到了幾毛錢,養的不好的還有虧本的,像湖北湖南等地,去年價格最差的時候只有8元/斤多,利潤空間不斷下降,就有部分養殖戶轉養其他品種了,比如說四大家魚、鱸魚鮰魚白魚等等。不過今年開春后,受供應量減少的影響,黃顙魚的價格又開始全面反彈了,目前湖北枝江一帶6.5寸老魚塘口收購價格大概是11.5元/斤左右,新魚也陸續開始賣了,塘口價格大概在10.5-11元/斤不等,飼料商開出的收購價相對會比水車老板略高一些。
在廣東珠三角一帶,最近一段時間貨源緊張是市場的主旋律,塘口價格慢慢升高,養殖戶出魚量慢慢增加,5兩頭的黃顙魚價格最高突破了12元/斤,過去一周里,高價刺激養魚戶出塘量增加,價格又略有下調,降到了11.5元/斤左右,具體的出塘價格要看大魚的比例來定。總體上而言珠三角的佛山等地黃顙魚存塘量不多,再加上馬上就是五一長假了,魚價有望再次迎來一個小高潮,養殖戶要掌握好賣魚的節奏,是趁著下一波漲價都賣完,還是再留一部分等更好的價格?
浙江湖州一帶是一年四季都有魚賣,只是魚多魚少的問題,主要就是在江浙滬市場流通。開春以后去年的老魚存量越來越少,4兩頭的規格最高也賣出過12元/斤多點,但近期新魚也開始上了,價格又略有回調。這幾天的出塘量和市場銷量都不算大,總體相對平衡點,漲不上去了,掉價幅度也不大,估計五一的時候魚價還會反彈回來的。眼下浙江地區以及江蘇安徽等地達標上市的魚并不多,即便有存塘魚,規格也總體偏小,預計5月份存塘量和存塘魚的規格都會有一定的增加。
近期病害方面沒有特別大的問題,去年同期很多地方爆發了小瓜蟲病,損失挺大,目前情況還算良好,只是隨著溫度的升高,養殖戶投喂量增加,魚塘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容易變高,會對黃顙魚產生威脅,養殖戶一定要及時做好調節。上半年黃顙魚養殖要想發病少,主要是做好投喂、肥水、保健等三方面工作,首先是讓水質維持良好的狀態,把很多指標控制好,盡量降低發病的風險;穩步增加投喂量,千萬不能一下子猛增投喂量,一方面魚兒肝膽受不了,另一方面吃不完的魚料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對水質形成污染;增加投喂量的同時要做好內服保健的工作,調節好水環境是保持外部環境的良好,板料喂保健產品是維持魚兒內部環境良好,要雙管齊下做好防護工作。5月份魚塘水溫會上一個新的臺階,多數地區穩定在20度以上,偶爾還能沖破30度,池塘水質管理等環節又將迎來新的挑戰。從中國水產養殖網跟蹤的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魚價將總體維持不錯的水平,這是病害高發期,養殖戶一定要加強塘口管理、盡量降低發病率,養好魚才能賺大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