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食品產業網:(記者章瑩)昨天,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全體科研人員,揮手作別蠡湖岸邊帶給他們輝煌成就的130多畝試驗池。這個有著29年歷史,誕生過中國首個人工魚種、世界第一大養殖魚類的水產試驗基地,如今已被推為一片平地,平靜的湖面和對岸的風景瞬時一覽無余。隨著蠡湖辦對這片土地的全面接手,不久后,一個定名為“寶界湖畔山林公園”的公共生態濕地將向全體市民免費開放。更具意義的是,截至昨天,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諾“貫通并開放”的36公里環蠡湖岸線,已經完全具備貫通的條件,環湖所有單位、住宅的搬遷全部完成。
就在上百珍貴魚種遷離故土之時,市長毛小平專程來到漁業研究中心,他既帶來了對科研人員顧全大局讓出沿湖土地的誠摯謝意,也帶來了政府全力支持研究中心建設國際一流水產研究基地的好消息。他對全體科研人員說,“你們在無錫建所創業30年,為國家、為世界的漁業發展,為農業進步和農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批院士、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首席科學家,為無錫爭得了榮譽,更是無錫寶貴的財富。”他說,無錫在經歷了經濟的高速發展期后,環境矛盾日益顯現,因此政府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而漁業研究中心的長遠發展也和城市一樣,在經歷諸多輝煌后,也面臨著發展和提升的問題。對政府來說,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倡科技創新,是與環境保護相輔相成、同等重要的工作,政府愿意和農業部、漁業研究中心一起,共同建設國際最高水平的現代化淡水漁業研究基地。
據悉,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共騰讓寶界橋堍和小灣里沿湖土地176畝,目前,寶界橋堍進深200米的土地已有1/3退成湖面,沿湖岸線全部按濕地標準建設。屆時,從長廣溪、太湖花園度假村沿湖至寶界湖畔山林公園可全線步行走通,山林公園還將以下穿寶界橋方式連接黿頭渚一線的湖岸。這樣,蠡湖岸線不僅南北全線貫通,而且真正形成“山水相連”的格局。
與此同時,漁業研究中心180畝新試驗基地已在南泉貢湖灣北側初步建成。在這個新基地中,研究中心已拿出40畝土地建設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既實現了試驗用水的零排放,也為外太湖濕地建設再次做出貢獻。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