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一下日歷,離過年也就還只有47天,幾個特種魚的價格還是總體疲軟一些,實際上整個12月上旬無論是特種魚還是常規魚,行情都還是不溫不火的,部分品種甚至還因為局部出魚多而降價了。今年幾個特種魚的價格總體上是比較強勢的,但進入下半年以后,新魚陸續上市,魚價的降幅又是嚇人的,之前漲得最兇的,也是現在跌的最兇的。
這兩年受豬瘟的影響,水產品的價格在局部時間有波動,但從長線來看,影響魚價的還是終端的供需關系,豬肉價格的波動不是影響魚價的決定性因素。近期根據農業部的統計,全國豬肉價格連續4周回落,降幅超過20%,有人也把魚價疲軟跟豬肉降價掛鉤,實際上在豬肉降價之前,魚價就是比較疲軟的,目前的魚價走勢跟豬肉降價事實上扯不上太大的關系。水產養殖網認為,魚價疲軟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目前市場上各種品種的魚蝦蟹很多,供應充足,絲毫沒有缺貨的現象,無論是特種魚還是普通魚,相互之間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競爭關系,這就是目前市場的詭異之處;第二,年底了,不少主產區養殖戶要賣魚還錢,今年春節比往年早一些,賣魚回本的壓力會更大,想賣魚的養殖戶其實很多。下面簡單說說鱖魚鱸魚黃顙魚黑魚的行情。
鱖魚方面。這兩天有人反映說廣東佛山高明慶洲村有流通商統貨25.2元/斤訂魚了。不過很多人懷疑這張圖的真實性,因為近期鱖魚價格盡管有上漲的動向,但漲幅都不大,對養殖戶的刺激不強。目前湖北江蘇標魚的主流塘口報價是22元/斤,廣東佛山地區是22元/斤,廣東肇慶是23元/斤。目前各地鱖魚的存量在逐漸減少,尤其是江蘇地區蟹塘養殖戶清塘速度加快,后期蟹塘鱖魚的上市量會逐漸減少,預計后市的魚價還會繼續往上漲,只是說還需要時間,尤其像統貨價格想漲到25元/斤以上的話,目前除非有特別好的渠道能給到那么好的價格,要不然還是需要熬一陣子。
至于說這張訂魚合同,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有人有意為之,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即便是局部的漲價也代表不了總體的大行情,而且之前“隨便開一張訂魚合同,想對市場形成一定影響”的小伎倆,也不是第一次玩了,這也不會是最后一次。行情始終要以終端市場的走向為主,市場如果跑不動量、跑不起來價,塘口價格再想漲也是白搭,除非是所有養殖戶全部聯合起來了,這個難度到底有多大,就不用多說了。
加州鱸方面。目前各地報價稍微有些亂,魚價穩中微跌,但部分產區養殖戶惜售后,收購商又微提收購價格刺激養殖戶賣魚積極性。目前8兩以上加州鱸的主流塘口價格是11-11.5元/斤,不同產區出魚積極性不一樣,廣東珠三角一帶養殖戶認為魚價偏低、不太想出魚,江浙及兩湖地區養殖戶的積極性也不行,但一些非市場的因素導致部分養殖戶不出也不行。水產養殖網從市場端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北方主要的水產市場上加州鱸的銷量并不理想,經營檔口利潤空間非常小,一些專營加州鱸的檔口還在堅持著,有的兼營檔口感覺生意不好做,就減少了加州鱸的流通量。
目前江浙地區還有不少加州鱸養殖戶等著賣魚,統貨價格10元/斤出點頭,近期塘口不少大肚子的鱸魚上市,水產養殖網了解到這跟養殖戶喂了不好的飼料有關系,養殖戶在選擇飼料廠家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質量過硬的飼料,太便宜的鱸魚飼料,能不用最好別用,今年的后果已經出現了,不是一兩個養殖戶或者流通商反映這個事情了,太坑了,“同樣是1斤的鱸魚,大肚子的魚和正常的魚,宰殺之后的差別太大了,終端的飯店采購商不是傻子”。
黃顙魚方面。廣東珠三角一帶黃顙魚價格變化不大,4兩頭塘口價大概在10元/斤出點頭,養殖戶出塘量總體不算大,但已經有部分貨源進入湖北湖南等大的水產市場流通了。湖北地區存塘魚數量不算多,宜昌枝江地區老口魚還有一些,新口魚數量比較大但規格偏小,5-5.5寸新口魚收購價在9-9.5元/斤。浙江湖州地區大魚不多,存量多的主要是3兩多頭4兩頭不到的,塘口價格大概10.5元/斤,主要是在長三角范圍內流通的比較多,價格偏低,養殖戶賣魚積極性不高。目前黃顙魚養殖已經基本上被雜交魚壟斷掉了,就算是以前很抗拒雜交黃顙魚的廣東養殖戶,也大量增加了雜交魚的養殖規模,只是養出來的雜交魚大多數是拉到廣東以外市場流通。
黑魚方面。廣東珠三角地區黑魚魚價總體疲軟,魚價下滑三五毛不等,2斤以上老魚塘口價是7.5-8元/斤不等,新魚6-6.4元/斤不等,新魚4斤頭統貨7元/斤出點頭,目前廣東以外黑魚存量充足,價格疲軟,導致存量龐大的廣東黑魚北上的壓力非常大。浙江山東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都有數量不等的黑魚存塘,養殖戶賣魚難的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主要是市場流通量一般,有的養殖戶急著賣魚過年還飼料款等。近期各地氣溫下降一陣子之后又開始回暖,終端市場的銷量不太給力。近日又有一些養殖戶塘口出現了黑魚爛身的情況,在等著賣魚的這段時間里,養殖戶一定要注意不要忽視塘口的管理,比如水質變化、天氣變化等等等,該管理的還是要管理。
近期依然有一些聲音認為部分特種魚價格大漲了,但從水產養殖網調查的情況來看,大范圍的漲價大漲目前在全國來看是不存在的,局部地區短時間的上漲是有可能的,但持續時間不會超過兩三天。現在全國各個品種的水產品都處于上市期,絕大多數品種、主流的流通品種,根本就不存在缺貨的情況,所以盡管漲價是有可能的,但是大漲的可能性可以直接排除掉了,養殖戶不要被一些夸大性的信息給弄迷糊了,年前賣不賣魚,選擇什么樣的時機賣魚,一方面要看全國大范圍的魚價走勢,另一方面更要看自己當地魚價走勢,我個人認為兩者最好要結合起來看,如果長時間等價的話,要更注意看全國范圍大盤走勢,這是看長線,短期的低迷不用考慮,就是搏后市的魚價;如果說短時間內考慮賣不賣魚的話,更要重視當地魚價的走勢,這是短線,大盤短時間有大變化的可能性極小,一定要看本地區的供需情況來決定是否出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