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沼蝦就是俗名的大頭蝦,顧名思義,該蝦頭胸部奇大。該蝦已經融入百姓生活,人們圍繞它創作出許多成語、諺語和俏皮話,極富人間煙火味。該蝦極為普通和常見,是百姓餐桌上的當家菜。最近,筆者在廣州知名高檔食肆—漁民新村酒店再一次見識了該蝦,它給了筆者一個完全不同的認識。一是它的體型、體色、體態,賞心悅目,具有極高的觀賞性;二是它的美味,以它為食材通過粵菜的白灼、清蒸、椒鹽、美極、避風塘炒就是一道道誘人的美食美味,活色生香;二它的零售價格,在菜市場,該蝦的零售價格是35元/500克,而在漁民新村酒店特大羅氏沼蝦的零售價格高達23.9元/50克,這是一個天價,是其生產成本24倍。目前,水產品市場供過于求,價格低迷,魚賤傷漁,而羅氏沼蝦在市場上還有這樣的表現激起了筆者極大興趣,為了引導消費,更為了引領養殖生產,給廣大漁農找到一個能夠增收的生產標的,筆者在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寫下這篇題為《羅氏沼蝦及其養殖技術》的文章,希望給大家有所裨益。
一、羅氏沼蝦
羅氏沼蝦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長臂蝦科沼蝦屬,該屬下的種、亞種和地方種有數十個,目前,最具商業價值且獲得充分開發利用的沼蝦有兩個品種:一個是日本沼蝦,即青蝦,這是一種原產于長江太湖流域的優質經濟蝦種,江蘇省在開發該蝦方面成效最為突出,該省漁業部門通過原種保有、良種選育,推出太湖系列品系,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頗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目前,該省日本沼蝦養殖面積120萬畝,其中主要是池塘養殖,主養30萬畝,混養主要是湖汊圍網、河溝網箱和稻田養殖90萬畝(畝產20千克),產量11.5萬噸,產值80億元。另一個就是羅氏沼蝦,該蝦又名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大頭蝦等,是一種大型淡水經濟蝦類,原產于東南亞主要是馬來西亞,素有淡水蝦王之稱,被引進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養殖產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
該蝦殼薄體肥,肉質鮮嫩、口感爽脆、味道甘香。除富有一般淡水蝦類的風味之外,成熟的羅氏沼蝦頭胸甲內充滿了生殖腺,具有近似于蟹黃的特殊鮮美之味。該蝦營養成分全面、豐富、均衡,每百克蝦肉蝦肉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營養水產品。該蝦是優質食材,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被運用到我國八大菜系中,鮮食可烹調白灼羅氏蝦、清蒸羅氏蝦、紅燜大蝦、煎炸白蝦、溜蝦段、琵琶大蝦、炒蝦仁等;加工可制成蝦干、蝦米等海味品 。
二、羅氏沼蝦產業
該蝦原產于熱帶、亞熱帶水域中,雖然具有生長快、食性廣、養殖周期短等優點,但是羅氏沼蝦其適應的生活水溫為24~30℃,當水溫下降到16℃時,行動遲緩,逐步死亡,這就意味著該蝦在我國適宜的養殖時間只有4~5個月。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羅氏沼蝦以來,發展迅速,現東南亞國家和其他一些地區養殖此蝦比較普遍。我國自1976年引進此蝦,現已在廣東、、江蘇、廣西、湖南、湖北、上海、浙江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進行養殖。該蝦消費市場主要集中的上海、江蘇和浙江,因此江蘇省的推廣力度一直很大。到目前為止,該省該蝦養殖面積已達31萬畝,其中精養21萬畝,混養10萬畝,產量6.5萬噸,產值25億元。其實,該蝦在廣東更得到推廣普及,而且形成了數個集中產區,其中之一就是肇慶市高要區,該區主養羅非魚和羅氏沼蝦,被人們稱為羅氏沼蝦之鄉。
三、羅氏沼蝦養殖技術
水生動物是一類屬地感極強的動物,水產養殖是七分環境二分養一分醫,關鍵是營造養殖環境和配套生產要素條件,聚焦在養魚上,是養水,大水養大魚,好水養好魚,凝聚養殖蝦蟹上是養好一池草,蝦蟹命系一草,養殖龜鱉上是養好一塘泥,它們給予龜鱉生命強有力的拱衛。如果能將該原理和技術融會貫通地運用到池塘養殖羅氏沼蝦養殖上,按照以下五大技術要領操作,就能養出大規格優質高檔的羅氏沼蝦,養育出精品、珍品和極品羅氏沼蝦,最終市場價格賣到240元/500克,賺他個盆滿缽滿,滿載而歸。
1、場地環境的營造
要選擇在光熱充足,空氣清新流通,植被生態優良的地方建造養殖場。營造場地設施,每口蝦池平均面積5-8畝,水深1.5m左右,水源供應充足,水質無污染,進排水方便,營造環境,養蝦場通電,水陸交通便利,配套設施,每5畝水面配備3千瓦增氧機1臺、進水口設置抽水機泵1臺(套)。如果是新建的池塘,在蝦種放養之前2周,用藥物消毒,放蝦種前1周經過濾注入新水,如果是正在養殖的池塘,一個養殖周期結束后,排干池水,鏟除表層淤泥,曬至表面干硬、龜裂,土色發白。這是成功養殖該蝦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2、養殖水體的調養
在該蝦養殖諸多環節中,除了水體消毒殺菌滅蟲之外就是施肥,增加水體中的有機質、礦物質、微量元素,培育微生物、水生動植物,尤其是栽培水生植物,把養殖水體培肥、激活、養優。該調養要貫穿該蝦養殖全過程,要讓蝦池水體保持穩定,PH值保持在7.6-8.3之間,溶解氧在5mg/L以上,透明度保持在25-35em之間。為此,要根據池水的肥瘦、天氣情況適當施肥,采取量少、次多的施肥方法,并定期加注新水,必要時適當換水。生長旺季每天開增氧機2次,每次開機2小時左右。生長期間每隔15-20天使用1次生石灰全池潑灑消毒。養殖期間每20天左右使用1次光合細菌。
3、苗種選擇與投放
這是成功養殖該蝦的關鍵環節。首先是優選該蝦種苗繁育場,選購通過產地檢疫無病毒體格健壯體態健康的蝦苗。規格為體長1.2cm以上蝦苗,每畝放養2.5-3.5萬尾,蝦苗放養之前要消毒殺菌,還要在蝦塘中逐級煉苗、野化,提高成活率。同時每畝混養尾重100g左右的鰱鳙種50—100尾以及體重50克的中華鱉數只。該蝦實施分批次養殖,依次是收獲越冬大棚蝦,5月初清塘消毒,5月中旬至6月上旬投放蝦苗,蝦苗分為頭苗和中苗,6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羅氏沼蝦成蝦養殖期,10月中旬開始捕撈至月底捕撈完畢,騰塘清整消毒作下一個周期使用,即放養越冬苗。
4、肥料和飼料施喂
該蝦屬雜食性,尤其是其幼體、亞成體更以天然生物餌料為食,為增殖蝦池中天然生物餌料,在投喂人工配合飼料以及鮮活餌料之前要進行施肥,主要施放生態有機肥,例如綠肥,培育光合細菌,橈足類、枝角類以及綠藻、硅藻,讓水色呈黃綠色或茶褐色。該蝦飼料的蛋白質含量在20%-35%,其中幼蝦期35%-30%,中蝦期及商品蝦25%一20%,日投餌量為蝦體重的3%-7%,每天投喂2-3次,以傍晚投喂為主。餌料的顆粒前期2mm以下,中后期3-4mm,后期增喂一些小雜魚、螺、蚌、蜆肉等動物性鮮活飼料。在飼料中定期添加一定量的大蒜素、復合維生素等動物保健品。
5、日常管理與起捕
基于水產養殖靠天收這一個道理,注意天氣預報,尤其是氣溫和降雨,要防范由此引發原生的低溫和洪澇以及次生的病害。堅持早、晚巡塘,檢查觀察蝦池水環境變化、蝦活動及攝食、是否有蝦病、蝦塘滲漏和鼠蛇鳥等敵害生物等情況發生,一旦發現問題要按照有關方案及時采取相應對策。尤其是病害防治,主要是通過改善養殖環境以及調節蝦體營養狀況讓其恢復健康。在做足了上述功夫之后,起捕收獲就是最后一道工序,羅氏沼蝦使用拉網進行捕撈,少量收獲時,可用抄網等網具捕蝦,同時要捕、運、銷銜接,最終才能獲得增產增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