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無論是廣東還是在華東華中地區,黑魚的產量都要比別的品種明顯高,只要價格給力,養黑魚就是個暴利的選項。然而也正是因為產量高,一旦價格低迷,養得越多也就虧得越多,目前黑魚就處于這個狀況!
“黑魚價格持續萎靡了好一陣子了,好不容易漲了兩毛”,今天廣東地區2斤以上5斤頭的溫棚魚塘口價格大概是6.5-6.7元/斤,6斤頭的老魚大概是8元/斤出點頭,規格不到5斤的價格就更慘了,比如4斤頭的上車價格才只有6.2元/斤,1-2斤的中魚是5.8元/斤,1斤以下的魚仔只有4.9元/斤,“現在黑魚差不多就是歷史最低價了,養殖戶已經全面虧損了,1斤魚虧1塊多錢是很普遍的,價格即便上漲幾毛錢也改變不了養殖戶的困境”。
黑魚價格之所以這么低,水產養殖網認為,其中的原因大概有幾個方面:
第一、上一周期養殖量太大。黑魚這個品種養殖技術很成熟,密度比較高、產量比較高,一旦價格不錯,跟進養殖的人就多了,“去年增加量主要在兩廣和華東地區,南方養殖戶主要喂飼料,華東養殖戶不少是喂雞肝鴨肝的”。據水產養殖網了解,跟進養黑魚的群體里,有已經從事黑魚行業的,比如老的養殖戶擴大規模,有渠道優勢的收購商、加工廠加入養殖;也有行業外的,比如說不少做實體的不景氣,加入到了養殖行列,熱度比較高的加州鱸和黑魚是他們首選。
第二、去年黑魚壓塘嚴重。去年黑魚流通也不是很順暢,最起碼比2021年減少了30%以上,市場麻煩的時候甚至超過了50%,在養殖量已經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市場流通量跟不上,存塘的黑魚越來越多,到現在還有21年的老魚沒有賣完,22年的新魚又不斷增加,僅廣東地區的黑魚存量就是以億斤為單位計算的。再加上浙江安徽江蘇江西湖南等地的存量,就更不得了了。
第三、市場黑魚消耗量有限。到了今年,除了黑魚在市場上不好賣,其他特種魚和草魚等常規魚也不行。在最新的政府報告中也提到了,總體消費不給力,需要恢復和擴大消費。過去幾年里,老百姓手里要么沒存下來錢,要么有錢不敢消費。以廣東地區為例,盡管每天有500萬斤的黑魚出塘,但只有100萬斤出頭是進入市場流通的,接近400萬斤的黑魚進入了加工廠,“現在價格便宜,只要有庫存,加工廠就會放量收魚”。
第四、其他品種的競爭。過去幾年,東南亞的巴沙魚等品種進入我國市場大幅減少,鮰魚黑魚等品種因此獲得了喘息的機會,現在越南等地巴沙魚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了,加工廠可以選擇的空間就大了,哪個品種劃算就多加工哪個品種,黑魚鮰魚巴沙魚等幾個品種競爭日益白熱化。與此同時,黑魚片大量進入餐飲市場,也對活魚流通有影響,并不是每個餐館都必須用活魚的。
第五、資本力量太強大了。這兩年一些本來從事飼料主業的企業投入大筆資金進入養殖業,黑魚是養殖量是這些資本最青睞的一條魚,據說某飼料集團在廣東范圍的黑魚養殖面積就是以萬畝來計算的,盡管目前的魚價他們也虧本,但他們的養殖成本比普通養殖戶低,更扛得住市場的風險,而且他們集團本身就有黑魚加工廠,同樣的價格,肯定首先采購集團養殖基地的黑魚。
還有一點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部分養殖戶的賭價心理太重了。其實從1月到2月也就個把月,魚價就掉了那么多,很多養殖戶因為這批魚養殖成本偏高,大魚價格在9塊多10塊多甚至更高的時候沒有及時出手,“現在亂預測價格的人太多了,編個視頻就開始胡吹了,認為解封之后市場就會很快好轉,其中不少養殖戶就被這種觀點給帶偏了,個把月的時間暴跌了三四塊錢,養殖戶的心理又承受不了了”。
黑魚的困境,不單單是上面說的幾個方面,肯定還有漏掉的內容,歡迎懂行的朋友們補充。
目前困難的不僅僅是養殖戶,流通商也非常郁悶。傳統的黑魚通過大的批發市場、大的批發商一級一級地慢慢分銷下去,現在大的市場、大的批發商每天消耗不了那么多黑魚,多出來的黑魚可能直接跳過大型水產市場進入二級三級市場供貨,“說到底,就是現在市場總體的流通量在減少,但做黑魚生意的中小規模批發商多了,大大小小的批發商內卷也非常嚴重”。
最近這陣子黑魚價格很低迷,養殖戶一度出現了恐慌性賣魚,一方面是擔心短時間魚價不好了,另一方面馬上要到產卵期了,產卵期過后多多少少會有些損失的,所以養殖戶比較著急,“現在的價格看起來漲得很少,但這比突然大幅上漲要好,慢慢漲價,就會有養殖戶慢慢賣魚,如果突然漲得太厲害了,很多人肯定立馬不賣魚了,這反而會導致黑魚價格暴漲暴跌很厲害,最后倒霉的還是養殖戶”。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黑魚是最慘最慘的一條魚了,草魚已經很慘了,黑魚比草魚慘得多了。今年黑魚還有翻身的機會嗎?這要看對翻身怎么理解了。按照目前的情況,今年黑魚價格大漲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上漲的機會還是有的,比如消費是要慢慢恢復的,各大海域湖泊也是要陸續禁漁的,等等等因素都會促進淡水魚的需求量。
而且按照目前廣東每天500萬斤的出塘數字,一個月就能出1.5億斤黑魚,到了4月份5月份,存塘的壓力總會慢慢減小的,“一個品種有高光時刻,也會有低估時刻,尤其現在信息這么透明,養殖戶要適應并且要學會利用價格的波動,根據價格走勢進行必要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在行情多變的市場里活得相對滋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