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天天商報:昨天,家住浙江 紹興上虞市區廣濟苑小區的樊大爺起了個早,到上虞百官農貿市場“趕早集”,希望能買到上虞產正宗的“曹娥江”大閘蟹。令他意外的是,他逛了20多個水產攤位,仍找不到“曹娥江”大閘蟹的蹤影。“市場上在賣的都是外地河蟹,吃起來有股玉米味,而‘曹娥江’大閘蟹肉質堅實,吃起來特別鮮嫩!”樊大爺告訴記者。
在百官農貿市場經營水產的徐岳標告訴記者,近年來吃河蟹的市民越來越多,但上虞產正宗的“曹娥江”大閘蟹由于價格太高,許多市民望價興嘆,而外地河蟹走的卻是“平民路線”,許多市民選擇味道差些但價格低的外地河蟹,而經銷商賣外地河蟹比賣本地河蟹更賺錢,慢慢地,上虞產河蟹在本地市場便銷聲匿跡了。
上虞市一位河蟹養殖戶告訴記者,“曹娥江”大閘蟹之所以肉質鮮美,跟飼料有關。正宗的“曹娥江”大閘蟹的主要飼料是小魚小蝦,河蟹的生長期長,但肉質鮮嫩。而外地河蟹以玉米為主要飼料,個頭長得快,特別是膏呈金黃色,色澤艷麗,但吃起來有股玉米味。
不過也正是玉米作為河蟹飼料的推廣,給“曹娥江”大閘蟹帶來了“滅頂之災”。當地一位專家稱,玉米被作為河蟹主要飼料后,河蟹開始“瘋長”,養殖五兩左右一只的大河蟹不再是稀罕事,而“曹娥江”大閘蟹也逐漸在市場競爭中慢慢被外地河蟹“吃掉”了。一方面,上虞河蟹養殖成本較大;另一方面,上虞河蟹的養殖周期太長,在競爭中處于劣勢,更何況上虞本地零星的河蟹養殖水域,也引進了將玉米作為河蟹飼料的做法,于是“曹娥江”大閘蟹品質越來越差,導致消費者的不信任,最終失去本地市場。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