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農網快訊:為給魚兒和河蚌成長添加“營養”,養殖戶向水中投入大量糞便、死雞或化肥。3月4日,安徽安慶市大觀區海口鎮義湖村部分村民向本報投訴稱,他們賴以生存的“大水缸”水質不斷惡化,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投訴:河水喝了鬧肚子
“義湖村下曹河雖是一條2公里長的小河,卻是附近幾千村民賴以生存的‘大水缸’。”64歲的村民劉純來說,自打下曹河分段承包給有關水產養殖戶之后,他們再喝門前河中的水,孩子三天兩頭鬧肚子。
村民認為,河水受到污染的原因是養殖戶為增加水中浮游生物,以給魚兒和河蚌增加“營養”,向水中投入大量糞便、死雞、死豬或化肥。劉純來說,別說直接飲用河水,就是穿上用河水洗過的衣服,身上都要起紅疹,奇癢無比。
調查:成堆餌料河邊堆
3月4日,記者前往下曹河調查,遠遠就聞見一股臭味。走近下曹河,記者看見一些村民在用河水洗衣服、洗菜。而在他們身邊,堆放著成堆用綠塑料袋裝的、發出臭味的餌料。
記者看見,餌料大多為糞便、化肥等。天氣漸熱,惡臭熏得附近村民不敢開窗戶。一位高姓村民指著殘留在河邊的一些綠色塑料袋說,袋中裝的餌料已投到河水中了。
高姓村民說,他家沒安裝自來水,也沒有打井,現在用水非常麻煩。在高姓村民家,記者看見門前擺放著好幾個水缸。高姓村民說,水缸里的水是從附近油菜地的水溝里取回來的,放上明礬澄清幾天,洗衣、洗菜、做飯都靠它。
部門:應控制污染行為
“魚類及珍珠養殖,養殖戶一般選擇富營養化程度較高的湖泊。如果水面富營養化程度較低,為了增加產量,養殖戶會加大投餌密度。”從事水產養殖多年的崔峰介紹說。
“先是被人承包養魚,現在又來了珍珠養殖的。”義湖村原支部書記朱世川說,下曹河雖被人承包從事水產養殖多年,但河水水質從沒有檢測過。
“如果不加以控制,水產養殖可能成為部分湖泊的致命殺手。”安慶市環境監測中心一位工作人員憂心忡忡地說,為保護天然水域資源,有關部門應聯合執法,打擊這類污染“大水缸”的行為。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