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質量報資訊:在山西省沁水縣一家虹鱒魚標準化養殖示范區,成群結隊的虹鱒魚自由地追逐戲水,不時地躍出水面。隨著沁水虹鱒魚越來越多地走出沁水,走入太原、鄭州等周邊大中城市,沁水虹鱒魚也給當地養殖戶帶來了滾滾財源。
沁水縣位于山西省東南部,境內共有沁河、縣河等十大河流,444處小泉小水,冷水資源、灘涂資源非常豐富,發展虹鱒魚養殖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作為山西省的虹鱒魚養殖大縣,該縣早在1985年就開始了虹鱒魚的人工養殖。但是由于養殖人員不懂技術,養出的魚不是肉質不好就是個頭太小,結果“忙了整一年,就是不掙錢”。
2004年,沁水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經過充分走訪調研,依托當地資源優勢,抓住申報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的有利時機,將沁水縣虹鱒魚養殖成功確定為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項目的建設也由此得到了當地縣政府和上級質監部門的重視和政策、資金的大力支持.中國水產養殖網.整個項目由沁水縣人民政府牽頭,質監局和水務局等單位具體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
沁水縣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虹鱒魚標準化養殖示范區項目的實施方案》,成立了標準化養殖工作領導組,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和分工,提出了3年建成一定規模示范區的具體目標。
沁水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向各養殖戶就《無公害食品虹鱒魚養殖技術規范》等相關標準行了重點宣傳,并將標準文本送至各養殖戶手中,要求按照標準進行養殖。同時還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對養殖戶進行知識更新培訓,及時解決養殖過程遇到的問題和難題。
此外,沁水質監局還聯合水務部門,依靠對方技術優勢,重點建立了信息服務體系、良種繁育體系、病害防治體系、飼料保障體系、科技保障體系、銷售流通及產品深加工體系等6大體系,為現代標準化養殖進一步奠定基礎。
截至目前,該縣已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標準”的現代化標準化養殖體系。以該縣龍頭企業太行漁業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下設一個苗種孵化繁育場,兩個商品魚養殖基地,總占地面積30畝,養殖水面25畝,年生產苗種100萬尾,商品魚30萬斤,年銷售300萬元,純利潤達100萬元。
南方漁網編輯:白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