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的水溫條件,豐富的水資源,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養殖戶,締造了東坡區名特優水產養殖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水產養殖正逐漸成為該區助農增收的優勢產業。該區曾先后榮獲“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全省漁業生產重點縣和水產產業示范縣”等稱號。近年來泥鰍、黃鱔等特色水產養殖正日益成為農民增收的新項目。
依靠特色贏得市場
傳統的水產養殖,周期長,價格隨市場波動大,養殖戶們一直在探索新的致富項目。泥鰍、黃鱔作為常見的土特水產品,隨著其營養價值及良好的口感逐漸被消費者認可,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加。養殖戶在該區水利部門的指導下,瞄準這一商機,開始探索泥鰍養殖。松江鎮君樂村鄧志春是泥鰍養殖大戶之一,“去年試養的3000斤泥鰍,賣到了每斤14.5元的好價錢。”在去年成功的基礎上,今年鄧志春開始擴大面積,共養殖了26畝泥鰍。
“養泥鰍見效快,根本不愁銷路。”初獲成功的鄧志春除了養殖泥鰍外,還開始嘗試培育泥鰍苗。他告訴記者,今年4月試養的第一缸泥鰍苗成活,產值達到了1萬多元。“每天最多要銷售200萬尾魚苗,銷往浙江、江蘇和省內各市縣。估計今年總產量可以達到6000萬尾,市場均價在60元/萬尾。”
打造“中國名特優水產品之鄉”
據介紹,2007年東坡區全區水產41288畝,水產品產量25900噸。其中名特優水產品占51.2%;名特優魚苗繁殖14億尾,其中黃桑魚魚苗繁殖居全國第一;斑點叉尾鮰、云斑鮰等魚苗繁殖居全國第二,西南第一。共培育名特優魚5080噸,漁業直接產值達到2.73億元。
今年全區重點打造名特優水產苗種繁育基地,力爭成為全國名特優水產品之鄉。通過狠抓基地建設,全區共有市級和區級76個苗種生產許可單位。積極推廣標準化養殖,加強水質、魚種、飼料、藥物的監管,進一步確保了水產品質量安全。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名優水產品比例,鞏固和擴充了該區水產養殖特色。搞好技術培訓和農民實用技術培訓,推廣健康養殖技術,為農民養殖增效奠定了基礎。加強科技興漁,不斷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引進示范成功后,在全區范圍內進行推廣。
對于今后的發展計劃,東坡區水利局水產站站長胡福良表示,他們將繼續協助養殖戶在提高水產養殖技術的同時,探索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延伸水產養殖的產業鏈,逐步推進產業化經營、提高綜合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