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徐州市漁業經濟緊扣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轉變漁業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推進高效漁業規模化,漁業經濟呈現良好發展勢態。
一是高效漁業面積擴大。各地多元投入,加快高效漁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魚蝦池塘4.61萬畝,新增網箱養殖面積10.4萬平方米,觀賞魚金魚池養殖面積74.13萬平方米。截至6月底全市新完成高效漁業養殖面積1.985萬畝,完成省局下達任務的198.5%,使全市高效漁業養殖面積達12.25萬畝。
二是板塊經濟效應凸顯。駱馬湖、微山湖、水庫及煤塌地和城郊觀賞魚養殖區等四個漁業主導產業區集中了河蟹、青蝦、觀賞魚三個產值過億元的主導產業和黑魚、鮰魚、中華鱉等優勢產業。集中了70%以上市場知名度高、老百姓口碑較好的水產品牌。集中了徐州市觀賞魚協會、駱馬湖水產合作社、匯豐漁業合作社、益源漁業合作社等一批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集中了金江、正康等一批水產品加工企業。這些主導產業正通過擴大主導品種面積、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技術和模式、加強水產品牌建設等措施,推進生產要素的進一步集聚。提升了自身的影響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上半年,主導產業區漁業總產值5.13億元,占全市產值的58.5%。
三是水產市場流通活躍。上半年,全市新建(在建)水產品批發市場2個,截至6月底,水產品批發交易總量5.57萬噸,交易額達7.21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2.6%和60.6%。全市從事水產品流通的各類經紀人達1053人,足跡遍布全國十幾個省市(自治區),徐州產鮮活的無公害水產品通過這些經紀人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促進了本地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
四是水產品內貿加工趨熱。由于受人民幣增值和美國、歐盟實施扣檢制度的影響,水產品外貿加工出現回落。新沂市駱馬湖水產品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市金江食品有限公司等加工企業不等不靠,瞄準國內市場需求,利用當地產品資源,轉產魚糜制品、腌制品、即食食品和微波食品,打入國內超市,提高了當地水產品的加工轉化率,實現了加工增值。據統計,全市水產加工企業上半年內貿加工5040噸、產值1.48億元。
五是漁民收入大幅增加。隨著高效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和水產品價格的上揚,漁民大幅增加。統計表明,上半年,水產品價格大幅攀升,有的品種漲幅翻了一番,扣除成本上漲因素,水產品價格實踐漲幅超過40%。漁民收入較去年增長25.91%。這些也極大地調動了漁民水產養殖的積極性。上半年,全市漁業養殖面積43.06萬畝;蟹、蝦、甲魚等特養面積28.74萬畝,占養殖總面積的66.7%;共投放各類魚種2575.7萬公斤;投放幼蟹23.9萬公斤、蟹苗1209公斤;各種蝦苗4.76億尾;引進優質觀賞魚親本5.2萬組、繁殖優質觀賞魚苗0.63億尾。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