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江蘇省泰興市溪橋鎮新洋村村民丁圣庭家,記者幾乎被陣陣腥臭味熏倒:丁家漂亮、整潔的樓房旁,兩口沼氣池填滿了正在腐爛的死魚,厚厚堆積的蛆蟲溢出池蓋子。正對著后門的龍季河上,漂浮著數十條一尺來長、爬滿蛆蟲的死魚。
說起這一幕,七尺男兒丁圣庭紅了眼眶。
8月2日下午5點鐘左右,他正在河邊忙著喂魚,突然發現“一股黑水由東涌來,又黑又稠。魚兒直往空中跳,河面上像天上落魚。”
丁圣庭兩口子情知不妙,哭著、喊著用撈網把魚往船上撈,然而無濟于事。“眨眼間大魚小魚肚皮朝天,死了。”
每天都有死魚泛上來
2007年,丁圣庭以每年2元/米的價格承包了龍季河的300米水面,一次性繳納了10年承包費。一年來,兩口子專心養魚,先后投入3萬多元添置攔網,購買魚苗、魚飼料。
“去年底,我沒舍得拉一網魚,只想等魚長大了賣個好價錢。誰知道……”丁圣庭幾乎說不下去了。
當天夜里,死魚不斷。“我請4個人幫忙,撈了一夜。撈了十多船死魚,每船都有近200公斤,黑魚、花魚、鯤子都有,這樣十多斤重的鯤子可能有近1000條。”哽咽著的丁圣庭指著河面上一條近2尺長、已腐爛的鯤子。
在新洋村,還有8位承包戶和丁圣庭一樣一夜未眠。村民王保生承包了400米河面。8月3日凌晨4點,他不得不開始打撈死魚。當天,他打撈了近20船死魚。
“從2日到現在,每天都有死魚泛上來。沼氣池裝不下只好就地埋,到處都是臭烘烘的。”承包戶丁龍說。8月2日下午,不少圍觀村民到河邊揀半死不活的魚。丁龍的弟弟、村干部丁鳳見狀立刻用村部高音喇叭通知河里的魚不能吃。8月3日早晨,村民們將揀來的魚全埋了。
兩次大面積死魚
承包戶丁余輝說,2日下午發現大面積死魚后,他們馬上打電話給溪橋鎮黃鎮長,黃鎮長隨后通知了泰興市漁業站徐站長。徐站長當天晚上8點趕到現場,帶走水樣、死魚,說交給泰興市環保局化驗。“然而,至今沒有消息。”
丁圣庭回憶,今年6月13日,也是一股黑水涌來,新洋村上游幾個鄰村的承包戶所養的魚幾乎死光。所幸黑水到丁圣庭的承包河段開始回流,他只損失了近200公斤魚。他和其他受損農戶找過有關部門,至今沒有任何答復。
8月5日下午,丁余輝打了泰州日報民生熱線。“死了魚,我們倒霉。更急人的是,沿河農戶從龍季河取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我們強烈呼吁政府部門盡快截斷污染源!”
等待化驗結果
新洋村村支書丁榮慶也是承包人之一。在記者的電話采訪中,他說,目前,這件事已上報,有關分管副市長已責成環保部門前來取走水樣、死魚送往無錫化驗,現正等待化驗結果。
“6月13日第一次死魚事件至今沒有答復,我們很難面對基層老百姓。”丁榮慶估計,8月2日以來,新洋村死魚已超過1萬公斤,而溪橋百姓這兩次所損失的魚在3萬公斤左右。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