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及其魚片
由于羅非魚肉質鮮美,深受消費者的歡迎,人們對羅非魚需求量日益增長。但在今年初的寒凍災害中南寧市羅非魚損失慘重,羅非魚的養殖品種和養殖技術等問題成為我市羅非魚產業化發展中面臨的關鍵性問題。可喜的是,這些制約南寧市羅非魚產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將有望得到解決。
產量靠前出口量大技術滯后制約發展
據南寧日報報道,南寧市是廣西羅非魚主產區之一,2003年,國家農業部將我市列為國家重點羅非魚養殖基地,南寧市掀起了羅非魚養殖熱潮。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市羅非魚的養殖規模迅速擴大,從2004年的2.2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4.5萬噸,產量排在廣西第一位。
羅非魚產于熱帶地區,沒有細小的魚刺,深受歐美國家消費者的喜愛,非常適合加工出口。2006年廣西南寧百洋食品有限公司的水產加工廠建成投產,實現了我市羅非魚出口“從無到有”。據悉,該基地投產僅一年,出口創匯額便躍升為廣西水產品出口的首位,并以每年80%的速度增長。
雖然產量靠前,出口量大,但羅非魚養殖品種良種覆蓋率低;養殖技術不夠規范化,特別是大規格魚種越冬培育技術相對滯后;羅非魚魚片保鮮加工及副產品開發利用技術相對落后;規模化標準化出口養殖基地建設及病害防控技術薄弱等問題成為制約南寧市乃至廣西羅非魚產業發展瓶頸。
科技專項解決技術難題
11日上午,南寧市舉行了2008年重大科技專項簽約儀式,11項重大科技專項確定實施。其中第七個專項是羅非魚標準化生產體系建設及產業化,“這個專項的實施將很好地解決企業及產業發展的瓶頸,為提高企業產品國際競爭力,促進南寧市羅非魚產業化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簽約儀式上,組織實施該專項的牽頭單位廣西南寧百洋飼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忠義高興地說。
據悉,該專項內容包括“羅非魚良種選育及示范推廣”“羅非魚苗種規模化越冬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和“出口型羅非魚標準化養殖技術研制及示范推廣”3個項目。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羅非魚良種選育及規模化苗種繁育、出口型羅非魚健康養殖、環保高效配方飼料開發、魚片保鮮加工、魚種規模化安全越冬等技術研究開發。研究解決羅非魚種規模化越冬、病害防控、出口養殖及保鮮加工等關鍵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羅非魚新品種、標準化養殖技術、保鮮加工技術等;建立和完善出口型羅非魚健康養殖技術體系。通過選育優質高產抗寒抗病的羅非魚新品種進行大面積示范推廣,試驗示范大規模羅非魚越冬養殖技術以及研究制定出口型羅非魚養殖技術規程,達到羅非魚增產增效的經濟目標。
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完成后不僅會改變南寧市乃至廣西羅非魚傳統的養殖模式、提高養殖良種覆蓋率和生長速度以及加工出口創匯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具有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將為百姓餐桌增加一道優質營養的美味。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