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是小龍蝦收獲的旺季。湖北省陽新縣三溪鎮八湘村村民樂火青的蝦池里,樂火青夫婦正忙碌地打撈龍蝦。
“你家養了多少畝水面的蝦,收入如何?”
“我家今年養了400畝,畝產值可達1000多元,比養魚的效益要高得多哩!”樂火青夫婦高興地說。
樂火青是三溪鎮的水產養殖大戶,有大小水面1000余畝。過去,他家只知道養殖“四大家魚”、種蓮子。2006年,樂火青在縣水產局的扶持下開始試養小龍蝦。當時對這個新玩意不熟悉,他只是硬著膽子在50畝池塘做試驗。沒想到這一試就試成功了,當年龍蝦豐收,效益比養魚要高得多。
“養殖小龍蝦的周期短,見效快,是一項致富的好門路。”樂火青說。經過一年試養,他膽子大了,養殖技術也日趨成熟。去年,他養殖龍蝦300畝,今年擴大到400畝。
三溪鎮擁有1萬余畝水面,如何更好地做活“水”文章?小龍蝦的養殖成功,使三溪鎮黨政一班人眼前一亮。他們決定調整產業結構,實行蝦、稻連作。首先在八湘村做試驗,將300畝水田整體開發,實行稻、蝦連作模式。在樂火青的帶動下,三溪鎮小龍蝦養殖面積發展到近2000畝。
由于小龍蝦是水稻害蟲的天敵,小龍蝦排出的糞便又是水稻的飼料,因此水稻無須下肥、打藥,大大地節省了投資成本。該鎮黨委書記梁再華告訴記者,實行稻、蝦連作,整體效益比單種水稻每畝利潤可提高1000元,并且產出的水稻是純無公害綠色食品,倍受消費者歡迎。
為了讓農民改變思想觀念,前不久,該鎮組織養殖大戶去潛江、武漢等地考察水產業發展情況。所見所聞讓考察者大開眼界,他們的思想更為解放。回來后,丫吉村村民鄒基炳發展小龍蝦100畝,姜福村村民姜宏民發展小龍蝦300畝……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