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報 訊:“養魚大王”養起鱘魚
一只只露天水泥池里一條條海豚般的鱘魚,在清澈的水里游弋;涼爽的鱘魚育種室里,浮游著一群群小蝌蚪一樣的小鱘魚苗。這是6月12日,我們在柯城區花園鱘魚專業合作社養殖場看到的情景。“我們鱘魚養殖場現有3個品種的鱘魚,有20多萬尾鱘魚苗。”合作社社長王益文說,2006年底至2007年上半年他出售商品鱘魚6000尾收入二十萬元。去年鱘魚苗賣了40萬尾,今年上半年又賣魚苗7萬多尾。“每尾魚苗4元至5元,效益挺不錯。”
王益文是有名的“養魚大王”,之前他是養溫水魚的。2002年,他在柯城區花園街道缸窯村建了漁場,利用烏溪江優質溪水開始養殖冷水魚。“剛開始是養虹鱒魚,可由于在六七月里水溫偏高,導致十幾萬尾虹鱒死去。”不怕失敗的王益文就外出考察市場,發現名貴的鱘魚具有個體大、生長快、適應性強、病害少等養殖優點,并且鱘魚屬于亞冷水性魚,只要夏季水溫保持在28℃以下,一般不會出現大面積死亡現象。
2004年,他建好鱘魚養殖場地。第二年,他聘請4名來自四川、湖北的鱘魚養殖技術人員,以股份形式共同養起鱘魚。“當年6月我們放養6000尾10公分左右大的鱘魚,西伯利亞鱘、雜交鱘、史氏鱘這三個品種各占2000尾。”王益文說,經一年半時間喂養,發現雜交鱘、西伯利亞鱘更適應我市的水質和氣候環境。“這些鱘魚長到1.3斤重開始供應市場,每公斤售價50元,一共賣了20萬元。”鱘魚養殖成功,王益文信心更足。帶動附近農戶也養鱘魚致富,去年他又搞起鱘魚魚苗養殖。精心培育,去年他以每尾4元至5元價格,銷售鱘魚苗40萬尾。
“今年這20多萬尾魚苗不夠賣,估計全年可產魚苗70萬尾。”他說,市場上商品鱘魚供不應求,每公斤售價是40元至50元,經濟效益相當可觀。“一般而言,養鱘魚的成本價是每公斤22元,只要不低于這個價格,養鱘魚就有利可圖。”王益文說,目前鱘魚銷路不用愁,僅上海市場全年需求量在100萬尾以上。
“鱘龍”公司產魚籽醬8噸
鱘魚是古老的軟骨硬鱗魚,其肉厚骨軟,味道鮮美,肉和卵的蛋白質含量高,是高級營養品,尤其用鱘魚卵加工成的魚籽醬,真是價比黃金,有著“黑色黃金”美稱,國際市場上售價每千克高達2000美元。
“鱘魚養殖對水質要求高,需流水性優質清水。”柯城區水利局有關人士說,它適合水溫在0℃至28℃,生長最快的水溫是18℃至22℃。我市烏溪江上游的小湖南水庫和黃壇口水庫水質優良、水溫適宜,其發電水流入巨化引水渠和烏溪江引水工程后,其水溫在夏季保持在26℃以下,極適合發展鱘魚養殖。
優質環境吸引了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落戶柯城建鱘魚養殖基地。2006年,“鱘龍”公司投資1.5億元在花園街道花園農場建起了柯城區鱘魚養殖高新園區。據了解,該園區計劃分5年建成。去年,已建成90個10米直徑的魚池,已放養鱘魚150噸。
這天,我們在養殖園區看到,上百只魚池里游弋著各種鱘魚,幾名員工正在撈選鱘魚苗。“目前有110只魚池,一般魚池直徑10米,更大的是15米。”一名養殖人員告訴記者,一只大池可放養20至25公斤重的鱘魚200尾,四五公斤重的可養300尾。一般小魚苗一天要喂食4次,大鱘魚是一天2次。鱘魚養到四五公斤重就要分出公母,公鱘魚拿到市場上出售,母鱘魚運到這兒繼續養殖,養到10至25公斤重就成熟可產卵了。
目前,“鱘龍”公司已在柯城區鱘魚養殖高新園區放養鱘魚17000余條,最重的每條達150多公斤。“邊建設,邊投產。”鱘龍公司衢州分公司負責人說,今年要投資完成40個直徑15米和20個直徑20米的魚池建設,將基地建設成年養殖250噸的鱘魚雌性親魚規模化養殖基地。去年,全國鱘魚魚籽醬產量是28噸。今年“鱘龍”公司僅在柯城的基地將生產魚籽醬8噸,價值1.1億元。
鱘魚產業化初顯規模
“一個池、一條魚、一萬產值、富一方百姓”,柯城區全面啟動鱘魚富民工程,現今鱘魚養殖產業正朝產業化方向發展。
“我預訂下總價11萬元的2萬尾鱘魚苗。”在石室鄉響春底村,村民吳華軍正忙著搞鱘魚“漁家樂”建設。我們見到,占地15畝的“漁家樂”場地內已建成12只小魚池,一只中型魚池和一個大魚池。他說,搞鱘魚養殖辦“漁家樂”目的是要讓市民既能觀賞到鱘魚,也能品嘗到鱘魚的味道。“整個養殖場總投資300多萬元,現已投入100萬元,已建成養殖面積7000平方米,大魚池里計劃放養5公斤以上的鱘魚,其他魚池放養小鱘魚。”吳華軍說,“漁家樂”開張后,市民可來休閑、垂釣,更可以一飽鱘魚的口福了。
見鱘魚養殖效益高,花園街道缸窯村村民主任黎耀富也與8個村民一起搞起鱘魚養殖。他們建了18只魚池,在今年3月27日放養3萬尾魚苗。目前鱘魚已有1至2兩重,估計到下半年12月每尾可達1.5斤重。據了解,目前搞鱘魚養殖的農戶在花園街道和石室鄉已有20多戶。
今年5月,柯城區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鱘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對鱘魚產業作了詳細的規劃布局,規劃出兩個產業園區,即以柯城區鱘魚高新技術園為主的集鱘魚苗養殖、加工為一體的鱘魚高新技術園區,以石室鄉響春底村、開元寺村和花園街道普珠園等村為主的商品魚養殖園區。扶持鱘魚產業化發展,區政府每年確定不少于300萬元的貼息貸款用于養殖發展,并對2007年建的標準魚池以每平方米補助60元,2008年新建的每平方米補助30元。
柯城區正以鱘龍公司為龍頭,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積極推進鱘魚產業化進程,努力建成國內一流的集鱘魚育苗、養殖、加工、出口、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產業基地。到2010年,其規模鱘魚養殖基地面積達到500畝,實現綜合產值3億元。其中,年培育苗種2000萬尾,苗種產值達6000萬元,養殖產量達到2000噸,養殖產值8000萬元,加工產值1億元,帶動800人從事養殖及相關產業,年增加漁民收入4000萬元以上。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