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沼蝦是我國養殖淡水蝦類一大品種
南方農村報 訊: 在今年初的的寒冷災害中,羅氏蝦是受損失較大的品種之一。南方農村報記者了解到,雖然現在已進入6月,但受苗種等多個問題困擾,大多數養殖戶今年的養殖成本大增,甚至還有部分人連投苗都難以進行,從整體來看,今年羅氏蝦養殖形勢較不樂觀。
苗種成活率偏低
阿風是高要金利鎮的羅氏蝦養殖戶,他告訴記者,在今年清明時期,蝦苗的供應很緊張,四處托人買回蝦苗來下塘之后,成活率卻只有2成多,于是他不得不再次賣苗補投。據了解,以往買苗都是70-100元/萬尾,甚至也有50-70元/萬尾的,但今年最貴的時候,價格漲到了200-220元/萬尾,而且很難買到。一提到蝦苗,阿風很是郁悶,“我買的苗是150多元/萬尾的,但是成活率太低,被迫又投了第二次,一算下來,光蝦苗的成本就超過了300元/萬尾。”
“今年蝦苗的成活率明顯偏低,根據我了解到的情況,多數養殖戶在2-3成,能夠達到接近4成已經是運氣很好的了。”高要市漁業協會羅氏蝦分會夏會長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他表示,造成這樣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年初的一場災害,除造成很多苗場的親蝦死亡外,親蝦的抱卵和受精率受到嚴重影響,而且由于氣溫和水環境變化大,親蝦掉卵的現象也很嚴重,“親蝦的情況這么糟糕,苗種的質量自然就差了很多。”
曹老板在高要做羅氏蝦飼料的經銷,也從事苗種和成蝦養殖生意。他告訴記者,今年苗種的質量明顯比往年要差,他有不少客戶購買了從廣西一帶進來的苗種,很多人的成活率都在3成左右。他表示,高要很多羅氏蝦苗都是從廣西的南寧一帶購進幼體,在當地培育成蝦苗出售的,而廣西又是遭遇寒冷災害最嚴重的地方之一,苗種的質量下降可以說是必然的事情。
苗場成本大增
收獲羅氏沼蝦
陳常東是高要最大的羅氏蝦苗經營者,今年苗場成本的增加讓他壓力頗大,除了天氣寒冷帶來的一系列附加成本外,養殖戶投苗量的減少也使他的生意大減。
“不少養殖戶在冬棚蝦死光了之后,再也無力重新生產,或者減少養殖量;一邊是蝦苗銷量的減少,一邊是自身運作成本的大幅增加,僅豐年蟲的價格,就從去年的1250元/箱漲到了1750元/箱,而且質量明顯要差。”陳常東對記者說,就在5月,由于持續出現陰雨天氣,導致親蝦的生長很不好,蝦苗損耗也比往常多了1-2成,只是在端午節過后,情況才略有好轉。他以往每年都要賣出幾個億的蝦苗,但今年估計銷量要減少2/3。
有業內人士反映,除了年初寒冷造成的損失外,進入5月以來,天氣多變,雨水酸度較高,對苗場的親蝦和蝦苗危害很大。而且由于天氣不好,從浙江、廣西等地運輸過來的幼體成活率很低,很多場的成活率都只有2-3成,只有個別較好的能達到4成。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雖然漁業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多方聯系苗種幫助農民復產,但由于養殖戶虧損嚴重,高要今年的羅氏蝦養殖仍然受到延遲。這樣一來,苗場的的各種成本就出現不同上漲,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羅氏蝦苗的高價已是定局,如果低于100-120元/萬尾,生意就很難做了。
成蝦價格難料
“養殖戶虧的日子不好過,本來把希望寄托在冬棚蝦上,結果一場災害下來,損失慘重。”夏會長對記者說。記者了解到,自從2007年7月南美白對蝦價格大跌以來,羅氏蝦價格一直在8-9元/斤左右的保本價徘徊。養殖戶們都把蝦留在塘里,希望冬棚蝦能有好的價格。
去年天冷以來,蝦價回升得很緩慢,到了12月30日,價格才達到15-16元/斤,大家都對即將到來的春節非常期待,結果等來的卻是一場災害。可以說去年養羅氏蝦的人基本沒賺到什么錢。
而做某廠家羅氏蝦料高要總經銷的曹老板也表示,飼料價格漲得比較厲害,每噸價格比去年初漲了500多元,而且隨著養殖環境的變差,飼料系數反而在不斷增加。記者了解到,按照高要金利、白土、金渡等地的全投料白水塘養殖模式,每噸飼料大概能養出600斤左右的蝦;而白諸、新橋、蓮塘一帶茜草塘養殖模式,每噸飼料大概能養出900斤左右的蝦,這樣計算下來,每斤蝦的成本起碼要增加0.5-1元,再考慮增加的塘租、人工等,每斤蝦的成本已經接近10元。
近期,高要當地羅氏蝦的價格為21元/斤左右,運往珠三角一帶銷售的鮮活蝦是23-24元/斤,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能抓蝦的塘很少。現在是出蝦的淡季,等到了9月以后,收獲旺季到來,價格的變化還難以預料。“今年的形勢讓人很擔心,去年到了11月初,蝦開始入棚了,價格才只有12元/斤出頭,誰知道今年會怎么樣?但是我們沒有別的可干,只能繼續養蝦。”高要白土鎮一養殖戶對記者說。
凍蝦產品亦作出口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