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巧家縣依托資源、區位等優勢,實施稻田養魚工程,漁業產業蓬勃發展。目前,全縣稻田養魚已發展到1500畝,產值480萬元,養魚戶戶均增收近3700元。
巧家金沙江沿江地帶水資源豐富,漁業養殖傳統,但零星、粗放、不成規模,養殖效率低下,市場供不應求。去年年初,該縣抓住全省實施稻田養魚扶貧項目工程的機遇,爭取資金20萬元,縣水產站無償提供羅非魚、草魚魚苗8000公斤,在白鶴灘鎮的黎明、七里、蓮塘3村9個小組實施800畝標準化稻田工程;今年,該縣又爭取資金10萬元,縣財政每畝補助養殖戶魚苗費100元,實施稻田養魚工程300畝。
在項目實施中,由縣農業局牽頭,從縣水產站、白鶴灘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抽調5名技術員分村分組為養殖戶提供魚病防治、魚苗投放、飼養等服務,指導農民開挖魚溝、魚溜、魚坑、魚凼,加寬加高加固田埂,確保稻田水源充足、能排能放,旱澇保收。由于羅非魚等底層魚類在田間游動覓食時能鉆松泥土,影響稻秧生長,該縣積極引導農民選擇栽種草莖粗壯、坑倒伏、耐大肥川香優2號等良種水稻,確保水稻與漁業均增產增收。據該縣水產站站長唐太華介紹,稻田養魚已成該縣農民增收的又一新興產業,目前,全縣稻田養魚已發展到1500畝,養殖戶達1300戶,隨著白鶴灘電站即將開工建設,該產業正向茂租、東坪、大寨等工地前沿地、沿江鄉(鎮)發展,既豐富建設大軍的“菜籃子”,又增加農民收入。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