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農村報訊: 廣東外塘養殖甲魚塘頭價自2006年達到18元/斤以來,目前已經基本穩定在21—23元/斤的位置,業內有人預測這種好行情至少在未來2-3年之內不會出現很大的變化。
按照常理,甲魚出現如此好的市場行情,養殖戶應該趨之若騖。但甲魚養殖的實際情況卻與常理恰恰相悖,雖然甲魚行情一路走好,甲魚養殖行業卻未見生機一片。近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從廣東甲魚主產地中山、順德等地了解到,雖然近年來甲魚價格持續走高,但由于受養殖成本劇增以及病害等因素影響,甲魚養殖規模并未像想象中那樣快速擴張,反而是處于一種止步不前的狀態之中。“退出的遠比進入的多。”一位從事了10多年甲魚養殖的業內資深人士如此評價。
成本增加嚇退養戶
一個有著良好市場前景的養殖品種,卻鮮有新的養殖者加入,原來的養殖戶或縮小養殖規模,或干脆就退出了這個行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關鍵是養殖成本劇增,導致風險加大,許多養殖戶不愿意冒這個險。”在中山、順德等甲魚養殖場,面對記者的疑問,有甲魚養殖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據介紹,養殖成本的增加,首當其沖的就是飼料漲價,飼料大面積、全范圍地提價,幾乎波及到了整個水產養殖業,甲魚養殖也未能幸免。在飼料企業一輪輪的漲價高潮中,養殖成本也是節節攀升。“前幾天飼料價格每噸又上漲了500元,而且很有可能還會一直漲下去,哪個養殖戶承受得起啊。”一位養殖戶對記者說道。
除了飼料價格上漲之外,苗價和人工的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養殖戶的成本負擔。據了解,當前中山投放的甲魚苗主要來自臺灣和泰國,而近期這兩地由于母魚減少,自2月下旬以來,甲魚蛋的價格就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江浙地區的臺灣蛋價格已經達到2.05-2.1元/個。甲魚蛋價格上漲,這直接導致甲魚苗價上漲,3克以上的甲魚苗價格目前已經達到3.2—3.5元/個,而同樣規格的苗種在前年只需要1塊多。而與2006年相比,養殖場的人工成本也幾乎翻了將近一倍,工人工資從之前的800—900元/月,漲至現在的1500元/月,且越來越難請到工人。
在飼料、苗價、人工三大因素的共同推動之下,甲魚養殖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即使按照80%的成活率,目前每斤甲魚的成本就已經達到15—18元,而且還有繼續增加的趨勢。“雖然當前甲魚的價格一直很好,但是誰能保證它能一直好下去呢?說不定哪一天成本價就逼近塘頭價了。”該業內人士說道。
病害成最大絆腳石
和養殖成本的增加相比,甲魚養殖過程中出現的病害正日益嚴重,已經成為阻礙養殖戶進入這個行業或是擴大養殖規模更為重要的因素。很多養殖戶面對病害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批甲魚死亡,這讓他們極為無奈,并逐漸地萌生了退意。而前幾年開始流行的一種俗稱“打瞌睡病”的病害更是席卷珠三角乃至全國,業界至今仍無法全力應對。
“去年底,我的一塘甲魚就因為這個病一個禮拜內就死光了,總共1萬多斤,損失了30多萬元。”說起這次病害,蘇老板仍然心有余悸。在他看來,雖然飼料、苗價上漲等因素給養殖成本帶來的影響很大,但是病害侵襲所起到的作用更大。即使飼料價格每噸上漲了500元,養殖成本也才增加了5%左右,而往往一場病害下來,甲魚成活率大概只有不到5成,有的甚至全軍覆沒,這也就意味著養殖成本增加了50%以上。
據蘇老板介紹,一般5—7月份是甲魚病害的多發季節,甲魚在400克左右最容易發病。而為了減少病害的影響,中山的甲魚養殖戶一般選擇在9月份以后才開始投苗,這樣一來到明年的6、7月份甲魚大概能長到150—200克左右,可以避過這個疾病多發期。但即使是這樣,病害仍然是目前限制甲魚養殖戶發展的最大絆腳石。“有時候并不是價格決定一切,目前這種狀況,關鍵是養殖戶到底養不養得出來。”蘇老板說道。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