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水庫投肥養殖不斷升溫、水質日趨惡化的現象,湖北省荊門市及鐘祥市兩級政府日前在公布“禁投”水庫名單時規定,今后不得再進行投肥養殖和網箱養殖,應實行天然養殖或生態養殖,確保水體水質安全。
三大原因致使管理失效
據調查,目前荊門市水庫投肥養殖造成水質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水庫管理投入不足。在目前管理體制下,水面承包是水庫管理單位主要的經濟來源。一段時間以來,水行政主管部門為扭轉水庫“有資源、沒效益”的局面,大力推廣承包發展水庫漁業,而承包者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往往選擇大量投放化肥提高產量。二是管理體制不順。有的水庫管理權和水面養殖權分離,如荊門市京山縣與天門市相鄰有兩座中型水庫,天門市只管防洪保安、農田灌溉,而水面養殖則歸京山縣。另外有的鄉鎮、村組在出租水庫經營權后,不與承包者簽訂水質保護條款,主管部門無法制約。三是法律規范存在空白。目前我國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均無針對投肥養殖的具體條款,《水庫管理辦法》也無針對投肥養殖的處罰措施,加上監控機制不健全,監控手段不齊備,嚴重制約著有關職能部門對其進行有效管理。
近年來,由于水庫過度投肥養殖,素有湖北“荊楚門戶”之稱的荊門市部分水庫水質污染嚴重,不僅使一些水利設施受到腐蝕,影響水庫供水、灌溉等功能,還嚴重威脅部分農村群眾的飲用水安全。記者在鐘祥市調查時發現,水庫投肥養殖已經影響了水庫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致使群眾投訴每年呈遞增趨勢。
近200份公開信送至養殖戶手中
由于每年5月~9月是水庫投肥養殖的高峰期,今年初,荊門市及鐘祥市環保局就把規范水庫投肥養殖行為納入環保重點工作。
為使全市水庫投肥養殖行為得到人性化監管,鐘祥市環保局將印制的近200份《致全市水庫水產養殖戶的公開信》發放到全市各水庫養殖承包戶手里,并在當地報刊和電視臺刊登公開信全文和播放宣傳標語進行廣泛宣傳。
鐘祥市環保局負責人介紹,環保部門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堅決打擊水庫投肥養殖現象。對屬于荊門市及鐘祥市兩級政府公布的“禁投”水庫名單之列和其主要功能作為飲用、灌溉綜合性使用的水庫、湖泊,一律不得進行投肥養殖和網箱養殖,應實行天然養殖或生態養殖,確保水體水質安全;對沒有進行環評審批的水產養殖項目,承包單位或個人必須在收到公開信之日起30日內到環保部門補辦環評手續;若發現有水庫投肥養殖行為造成水體污染,將依據環保法律法規及《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進行查處,并將典型案件向新聞媒體曝光;網箱養殖必須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并嚴格限制網箱安裝密度,禁止投肥,確保水質自身凈化功能得以加強。
荊門市環保局局長宋本文認為,環保工作要靠宣傳來開道,要一改過去幾年來在投肥高峰期期間環境監管、監察、宣傳不利的被動局面,提前大力宣傳環保法律法規,讓水庫水產養殖戶在法律和經濟利益上權衡利弊,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轉變觀念,自覺抵制投肥養殖行為,切實保護水庫水質,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