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救災復產,我市種苗生產和供應已基本正常。”昨日,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梁培枝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已孵化“四大家魚”魚花32億尾;生產羅氏沼蝦苗4億多尾,另外還從浙江調運羅氏沼蝦苗近2億尾,放養羅氏沼蝦面積近9000畝,放養率達70%;已放養白對蝦707萬畝,共放苗55億尾,放養率近80%。
新春期間,一場數十年不遇的寒凍天氣襲擊了中山,持續的低溫陰雨對我市越冬養殖、商品魚蝦、苗種和親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羅非魚、泰國筍殼魚、埃及塘虱等養殖品種損失較大。
面對漁業災情,開春時節,市海洋與漁業局制定漁業救災復產技術服務指南,局長梁梳九帶領技術員深入到各鎮區合力開展災后復產。各鎮區根據不同品種的損失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力爭盡快恢復生產,保證今年生產計劃的完成。
記者了解到,漁業部門把保障開春苗和災后復產所需苗種的正常供應作為災后復產的重中之重,并爭取到市財政250萬元作為漁業災后復產資金,重點扶持水產種苗生產,將有限的資金用于刀刃上。各鎮區還積極與農村信用合作社聯系,爭取支農貸款,橫欄鎮目前已獲600多萬元貸款助養殖戶渡難關;東升鎮啟動鎮級財政對今年災后所有農業貸款貼息扶持。
昨日,我市2008年漁業春養工作會議在板芙鎮召開,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梁培枝宣布:“雖然我市漁業在春節前后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而蒙受了不小損失,但是市漁業主管部門、科技工作者和廣大漁農同舟共濟,終于打贏了漁業救災復產的硬仗!”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