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食品產業:外地效益良好的蝦稻聯作模式在湖北省黃石市今年將大面積推廣。昨日從黃石水利水產局獲悉,今年該市將大力推廣蝦稻聯作模式,養殖規模將達2萬畝。預計全年的小龍蝦總產量(含天然捕撈)在去年4648噸基礎上突破5000噸。
10多年前,小龍蝦每斤才1元,近幾年來,小龍蝦漸成黃石市民的最愛,而且被國際市場看好,被加工成蝦仁、蝦球出口。但由于小龍蝦人工養殖處在起步階段,市面上銷售的小龍蝦基本靠天然捕撈,每年產量持平甚至呈遞減態勢,因而價格一年比一年高,身價直逼豬肉價格。
為滿足市場需求,做大龍蝦產業,今年黃石水產部門依托本地水產資源優勢,推廣人工養殖龍蝦,養殖龍蝦規模在去年1萬畝基礎上擴大至9萬畝。其中重點引進潛江蝦稻聯作養殖經驗,在大冶金牛、保安、金湖、大箕鋪及陽新三溪鎮等地發展蝦稻聯作2萬畝。據悉,蝦稻聯作模式種植水稻養蝦兩不誤,可明顯增加土地收益,畝產龍蝦可達300—400斤。
“黃石已有全省最大的繁育場,蝦苗的供給不成問題。”黃石水利水產局水產辦副主任徐順眾向記者透露,2007年,水產部門引進武漢一老板在汪仁鎮磊山湖投資200萬建成湖北最大的龍蝦繁育場,估計年繁育龍蝦能力達8000萬尾。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