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新聞網:一個多月前,海南 三亞臨高新盈鎮的新盈港還能每天有大量漁品應市,今天記者來到這里看到,漁港冷冷清清,曾是當地一景的漁排里看不一條活魚。新盈鎮最大的漁業村頭咀村委會主任林保紅愁苦地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新盈人,從沒遇到過這么慘的情況,港里一條魚都沒有了。
據臨高縣漁業部門統計數據,因該縣出現了自1976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歷時28天)的低溫陰雨天氣過程,該縣養殖水域自今年1月24日開始,水溫迅速下降到12℃,最低極限水溫9℃,致使該縣漁業生產受重度災害影響,水產養殖全面受災,其中尤以群眾養殖的名貴魚種老虎斑及各類魚苗損失最為嚴重,100%死亡。另外,對蝦損失30%以上,其他魚類損失95%,東風螺損失60%,羅非魚損失40%。
林保紅說,他們村有30多個漁排養殖戶,近年來都在養殖老虎斑,每戶規模在幾千條到萬條左右。這種魚目前的市價為90元/斤,主要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供不應求。養殖戶想抓住奧運商機,去年大量投苗。成品魚價格好,魚苗價也高,去年的進價達到每條12元,投放的都是精飼料,魚每長一斤,需要成本40元左右。
“村里的養殖戶基本上都是去年投的苗,今年一條都沒賣出去,全死了。”林保紅說:“石斑魚養殖成本高,這些養殖戶都是向親戚朋友籌錢,現在全虧進去了。我們一個村的損失就在1000多萬元。隔壁新盈村情況跟我們這里差不多。”
縣海洋與漁業局方面表示,希望省里能及時安排部分救災資金扶持群眾購買親本、種苗,解決群眾恢復生產的資金;金融部門采取小額貸款的形式扶持養殖企業恢復生產。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