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根據以市場為中心、提高經濟效益的發展方向,以及提高品質、口感改進及規格適度的要求,據有關人士分析,今年以下品種具有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現將有關品種簡要介紹如下:
羅非魚:近年來羅非魚受到歐美市場的青睞。美國已成為美洲消費進口羅非魚的最大市場,年進口量高達5萬噸~6萬噸左右,且每年進口都有大幅增長。近兩三年我國出口羅非魚到美國市場越來越多,成為美國市場羅非魚的主要供應國。另據介紹,近年歐洲也正成為重要的新興羅非魚消費市場,且價格較好。歐洲羅非魚市場消費類型主要有3種形式:即生鮮冷藏切片、低溫切片與冷凍切片。
在歐洲市場法國人接受各種類型的羅非魚切片,德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接受生鮮冷藏的羅非魚切片。國際市場對羅非魚的巨大需求為我國提供了養殖生產和出口好商機。而我國是羅非魚的優勢生產國,池塘、網箱、工廠化集約養殖均有較好基礎,且生產成本低,在美、歐市場具有較大的銷售空間和較強的競爭力。各地可根據具體情況,積極組織好羅非魚養殖生產和加工出口,這將大有可為。
斑點叉尾鮰:又稱溝鯰,原產于北美洲,屬大型淡水鯰類,-是我國多年引進養殖成功的品種,具有適應性強、生長快、食性雜、抗病力強、耐寒易養殖、肉質上乘等特點,為出口品種。該魚是美國主要養殖品種和熱銷魚類,需求量較大。同時,斑點叉尾鮰在歐洲和加拿大等地也有相當市場。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
及歐盟市場年銷售斑點叉尾鮰40萬噸~50萬噸,而當地只能解決50%的需求,其余靠進口。近年江蘇、湖北等省開發養殖與加工,在2004年出口0.8萬噸,效益顯著。據悉,國際市熱銷的淡水蝦類,市場處于供不應求,售價較好。據有關資料介紹,在美國克氏螯蝦不僅是重要食用蝦類,而且是垂釣的重要餌料,年消費量在6萬~8萬噸,自給能力不足1/3,其余靠進口。因而積極發展淡水小龍蝦養殖供應國內外尤其出口創匯市場前景頗為看好。
桂花魚:學名鱖魚,屬鱸形目鰭科,其品種有多種鱖魚,其中最著名的是翹嘴鱖,桂花魚因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肉多刺少而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同時還是出口創匯重要品種,在海外被譽為“淡水石斑”。現在國內南北各地的賓館酒樓對桂花魚的消費量與日俱增,而其銷售價格在淡水魚類中一直較高且長期較穩定,有時還有所上升,所以是值得繼續發展養殖的名優品種。
團頭魴:又名武昌魚,它體呈菱形,具有生長快,體形較大的特點,最大可達3公斤左右。目前在國內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在常規魚中都占有一定優勢,人們對其發展前景看好,目前在廣州等地市場上屬暢銷魚類,價格位于常規魚前列。加之團頭魴以植物性飼料為主食,養殖成本低,養殖方式以主養為主,也可與鯽魚等配合主養,以提高飼料利用率,使其飼養效益更好。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