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鰻魚半個月前就被訂了……”昨日,在福建省長樂市文嶺鎮新紀元鰻魚養殖場里,正在指揮工人捕撈鰻魚的鰻魚養殖場場主王則文高興地對記者說。
近年來,和新紀元一樣,長樂鰻魚企業生產的鰻魚都很好賣。記者從長樂了解到這么一組數據:2006年長樂市出口鰻魚食品3444.72噸,同比增長43%;2007年出口鰻魚食品4678.7噸,比上年增長37.4%。在如今鰻魚出口屢屢受挫的情況下,長樂鰻魚業逆勢增長,暢享出口盛宴。
緣何“長樂鰻”能游得如此暢快?長樂市海洋與漁業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池寶興工程師告訴記者,秘訣就是長樂用獨創的鰻魚養殖模式,培育出了“長樂鰻”這個品牌。
探索漁藥管理模式 破解“藥殘”超標問題
近幾年來,國內鰻魚受“藥殘”超標事件困擾,出口屢屢受挫。對此,王平雄等養鰻規模較大的企業負責人開始進行反思。
“控制用藥安全關鍵在于鰻藥的采購和使用。”長樂市鰻魚協會會長王平雄認為,個體鰻魚養殖戶由于資金技術基礎薄弱,難以準確甑別和使用各種鰻藥,才使得鰻魚藥殘超標事件不斷發生。而個體事件的發生,將影響整個行業的出口。
為此,長樂市鰻魚協會積極探索漁藥管理新模式,于2006年5月成立“長樂市鰻魚協會服務中心”,由鰻協13位理事監管,由長樂市76家養鰻場聯合出資經營,實施風險共擔,不以營利為目的,形成采購、配送、檢驗和經營4個組,以會員制形式,開展漁藥統一采購、檢測、配送服務。
據王平雄介紹,長樂市鰻協服務中心直接從獲得GMP認證(一套適用于制藥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的大中型制藥企業采購最好的藥品,要求廠家提供產品合格報告和違禁藥物成分檢測報告,實行服務中心準入檢測和不定期復檢等措施,有效地保證了養鰻場用藥安全。同時服務中心在銷售漁藥時只增加約5%的費用,養鰻場的用藥支出可降低約50%,節約了生產成本,受到鰻農歡迎。
長樂市鰻協服務中心正準備結合配藥進一步開展“魚病門診”工作,組織專家和優秀技術員組成技術服務小組開展“巡回門診”,真正實行“用藥配方制”,并逐步將中心工作擴展到統一采購鰻苗、統一組織出口等全方位服務。
王平雄告訴記者,自從實行漁藥管理新模式以來,長樂尚未發生一起“藥殘”事件,長樂鰻品牌被日本的主要出口國認可,從而出現了之前所說的“價高仍走俏”的現象。
“長樂鰻”暢銷全球 “長樂模式”在全國推廣
“經過幾年的摸索,我們逐步形成了科學、嚴密有效的‘131’鰻魚質量安全控制體系。”王平雄告訴記者,“131”鰻魚質量安全控制體系指的是,通過1個平臺——農業合作組織(長樂市鰻魚協會服務中心),導入3個國際通行管理工具GSP(在鰻藥經營環節推行良好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體系)、GAP(在鰻魚養殖環節推行良好農業規范體系)、HACCP(在鰻魚加工環節建立運行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運行1個保障機制——檢驗檢疫和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和服務協作機制,構建長效的鰻魚質量安全供應鏈。
長樂市現有鰻魚養殖場面積1800多畝,是全國最大的歐洲鰻魚養殖基地,年均產鰻魚15000多噸。其中,檢疫檢驗出口備案養鰻場77家,占全國備案養鰻場(456家)的18%,是福建省出口烤鰻主要原料基地。
“長樂鰻”越游越遠的現象引起了各方關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全國鰻工委、省市漁業主管部門都予以了肯定。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單位在考察長樂鰻業時也給予高度的評價。國家質檢總局和農業部甚至在農產品出口中以“長樂模式”在全國加以總結與推廣。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