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欽州日報資訊:廣西省欽州市欽南區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引導廣大婦女投身農業結構調整和增收致富,不僅讓家家戶戶的庭院成為“致富院”,特色種養也使婦女頂起了經濟發展的半邊天。
庭院成為“致富園”
欽南區積極開展女能手帶動增收致富活動,在城區和郊區興起家庭養殖龜鱉的特種庭院養殖模式,涌現出一大批養龜鱉女能手。如南珠街道辦事處城西社區的黨支部書記李艾蔓、居民婦女利廣姑、白水塘社區的居民婦女林桂艷、高嶺社區的馬冠威、沙埠鎮沙埠村的鐘漢明等已成為該區養殖龜鱉的典型示范戶。在她們的帶動下,輻射到周邊養殖戶1000多戶。現在她們家庭中養殖有金錢龜、石龜、山瑞、黃沙鱉等多種高價值種龜和商品龜,這些養殖戶的孵化和養殖技術都達形成了規模,按標準化、無公害生態養殖技術的要求,走在廣西區的前列。目前,在欽南區從事龜鱉類特種水產庭院經濟的養殖戶約2600戶,養殖數量達30多萬只,其中金錢龜1200多只,石龜約20多萬只,山瑞約3000多只,黃沙鱉約10萬只,總產值約1.2億元。
婦女頂起半邊天
欽南區各級婦聯在帶領婦女致富的過程中,善于樹立典型,使婦女們學有目標,趕有榜樣,讓先進典型像一盞致富的指路明燈,引領婦女姐妹共同致富。尖山鎮排榜村婦代會主任蘇錦芳充分利用該村臨海的優勢,大力發展大蠔育苗和養殖業,從最初2萬元小面積試養到現在育苗、插養、吊養大面積生產。目前,她家養殖大蠔70畝,年產大蠔種苗80多萬支(串),年總收入40多萬元,純收入10多萬元,率先成為該村典型的富裕戶。被評為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蘇錦芳她致富不忘眾鄉親,帶領全村婦女育蠔苗,并成立了“大蠔養殖協會”,促使全村的養殖面積由原來的2000畝發展到目前的6000多畝,人均養大蠔純收入達2800元以上。黃家珍、鐘春艷等14名婦女純收入30000元,由原來的貧困戶一躍成為萬元戶。據統計,目前欽南區有近10萬婦女參與了養蠔、養蝦、養雞、養鴨、養龜鱉、養豬、種甘蔗、種速生桉樹等相關行業,直接參與水產畜牧養殖業的婦女達68%以上。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