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CCTV《致富經》欄目9月2日播出:小雜魚的新商機。以下為節目實錄:
傍晚,是這個水上養殖場一天當中最忙碌的時候,每天的這個時候,鄭衛仙和丈夫就要開始給網箱里的鱖魚喂食,鱖魚到了晚上胃口最好,加上它只吃活食,所以喂的時候動作一定要快。
鱖魚養殖戶鄭衛仙:“喂的時候這個一定要快一點,這個魚放在這個桶里面時間長,就不那么新鮮,這個鱖魚就不去抓了。”
記者:“為什么在晚上才喂呢。”
鱖魚養殖戶鄭衛仙:“因為這個晚上光線要暗一點,白天光線太亮,鳥呀,人多,它就不吃了。”
記者高潔:“雖然說鱖魚怕人、怕鳥,但它在魚類里面卻屬于兇猛魚類,它從一出生一開口就要吃活食,我面前的這個網箱有1500斤鱖魚,每年會吃一百多斤活魚,我們現在喂的這種小魚一斤有60個,這樣算下來,這一個網箱一天就要吃掉7、8千條這樣的小魚。”
鄭衛仙所在的養殖場共有2萬斤成品鱖魚,每天要吃掉1千多斤的活魚,加上8萬多條今年的小鱖魚,每天也要吃掉 400斤活魚,這樣一天下來,光喂活魚,這個養殖場就要花去5、6千元錢。那么每天需要這么多小魚是從哪來的呢?
江山市屬于半山區,過去農戶為了灌溉,修建了很多這樣的水庫,我旁邊的這個水庫有60畝,每年會產生6千多斤的小雜魚,那么在江山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水庫有500多家,就戶產生的小雜魚就有200多萬斤。
江山市水庫眾多,水質良好,其中可養魚水面4。5萬畝,農民都利用這些水庫養殖鰱魚\鯉魚等四大家魚,水庫里的野生小雜魚,讓養魚戶一直很頭疼。
浙江省江山市水利局漁業發展科副科長范峰林:這個就是剛才水庫里面抓上來的小雜魚,它這個水庫里面養一條大魚,可能小魚的話都有100多條,搶食很厲害的,飼料放下去都被小雜魚吃了。
這些小雜魚不但沒有一點利用價值,反倒成了害,增加了養魚戶的飼料成本。原本2斤飼料喂一斤魚,小雜魚多了, 5斤飼料都養不了一斤魚。
浙江省江山市新塘底村鱖魚養殖戶毛子發:“如果沒有小雜魚的話,他們一年能像鯉魚的話,一年要兩三斤,小雜魚很多的話,我們這個鯉魚一般只有七八兩,不到一斤。”
在這種情況下,1998年,江山市水利局鼓勵農戶養殖鱖魚,鱖魚是一種兇猛魚類,專吃活魚,經濟價值也高于四大家魚,利用鱖魚吃魚的特性,消滅水庫里的小雜魚,節約成本,一舉兩得。毛家倉是最早養殖翹鱖魚的人,第一年,他在水庫里投了300條翹嘴鱖魚苗,沒想到到年底,只撈上來了4條魚。
毛家倉:“心想我放下300條是不會少的,有300條,不知道抓下去抓了4條,全部放干了沒有。”
原來水庫里養有鱸魚,鱸魚也吃活魚,因為鱖魚苗太小,被鱸魚給吃了。毛家倉把水庫里的鱸魚全部清理掉,第二年,又投放了700多條鱖魚苗,一年下來,小雜魚比往年少了5、6千斤,全部轉化成經濟價值較高的鱖魚。
毛家倉:“這些野雜魚就是給它吃了,這個魚呢,有賣20來元一斤,這些野雜魚原來不值錢的,就是轉化成了高價值的魚。”
翹嘴鱖品好種,價格高,這種養殖模式很快被推廣,到2007年,江山市的鱖魚養殖戶發展到300戶,養殖水面 1萬5千畝。利用翹嘴鱖消化了100多萬斤的小雜魚,大大節省飼料成本。
鱖魚苗種場場長毛成初:“像這條魚大概有2斤多重,一條2斤多重翹嘴鱖魚的話正常餌料魚給它吃的話,1斤大概有5斤左右,那么2斤左右就大概有10來斤魚給它吃下去,才能夠長到這么大了。”
為尋求更高經濟價值,2007年,江山市水利局開始推廣斑鱖的養殖,斑鱖又稱虎斑,是產于江山港上游的本地野生魚類,斑鱖也吃活魚,市場價高達六\七十元一斤,是翹嘴鱖的三\四倍。
記者:“今天這個魚賣到哪兒?”
浙江開化經銷商徐興中:“今天我是撈給杭州一個老板的。”
徐興中:“現在一般都是賣65元至80元左右。”
2007年3月,毛利君投資300多萬元,在水庫上建了100多只網箱,投放了4萬尾斑鱖苗,還配套建了一億尾的餌料魚基地。沒想到,斑鱖一天天長大,食量遠遠超過預算,一億尾餌料魚很快就被吃光了。
毛利君:到的8月底的時候,我們那個魚塘里邊,餌料魚的魚塘里邊,配套以后,餌料魚,撈的時候,我們都撈不起來了。
為了喂魚,毛利君趕緊采取緊急措施。放干餌料魚塘里的水,撈塘底的餌料魚。
毛利君:“把這個整個魚塘的水都放掉以后,只夠兩天吃,到了9月3日以后,我們就飽一餐餓一餐了,今天有的吃,明天沒的吃。”
在餓了2天之后,網箱里饑腸轆轆的斑鱖開始自相殘殺。
毛利君:“大的咬小的,小的呢把大的扎死,它有那個刺,扎到喉嚨里邊,它把它扎死,一天最多的時候,我們發現死了五六百條,那真是真心疼得很。”
這種情況從9月開始,持續一個多月,每年10月,本地的魚塘開始清塘捕撈底層魚,鱖魚和小雜魚都是底層魚,這時毛利君向養魚戶收購塘底的小雜魚,才算緩解緊張局面。
2007年12月,養殖戶周光軍,把清庫的6千多斤小雜魚,以每斤1。5元的價格賣給了毛利君,賺了將近一萬元。周光軍原來養殖花鰱\白鰱\,一年也就2\3萬元的收入,這筆生意讓他萌生一個想法。養殖斑鱖需要大量的餌料魚,能不能專門給毛利君養殖小魚呢?
周光軍:“我說你是不是要這種魚,需要這種魚我可不可以給你養,他們本來就有點困難,如果給他們養他們是歡迎的。”
這對毛利君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和毛利君簽訂合同后,周光軍在水庫里投放小白鰱苗。養餌料魚,周期變短。周光軍就增加養殖密度,投放時一斤3000條的小苗,一個半月后變成一斤一百多條,就可以出售了,賣到毛利君那兒,每斤可以賣到3-4元錢。
記者:“這是多大規格的? ”
周光軍:“80-100個左右一斤。”
記者:“像這個多少錢?”
周光軍:“像這個就是4塊錢一斤。”
記者:“那這一網呢? ”
算它2千斤好了,其實可能還不止,那就等于這一網一拉就8千塊錢
現在僅和毛利君簽訂合同,專門養殖餌料魚的農戶就有6家,加上年底清塘時提供小雜魚的農戶有5\6百戶。通過養殖鱖魚,使得水庫里的野生小雜魚變害為寶,也為當地發展鱖魚產業提供了一個思路。
水利局吳局長:“今年我們桂魚的產量是400多噸,所需要的餌料魚是200多萬斤,我們想在兩三年時間內,把桂魚的產量達到1200噸,產值1個億左右,所需要的餌料魚是700多萬斤。這樣的話呢,我們就需要大量的這個養殖餌料魚的這個隊伍。”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