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舟山日報資訊:9月3日上午,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菜園鎮養殖戶邱仁平從福建霞浦引進的2000多頭曼氏無針烏賊苗,“落戶”到綠華養殖基地進行深水網箱養殖。這是曼氏無針烏賊苗首次在舟山海域進行深水網箱養殖,該養殖技術在全國也是首次。
記者在放苗現場看到,當飼養人員將烏賊苗放入直徑14.8米、深7米的大網箱內,這些比硬幣稍大的深褐色“小顆粒”馬上四散游開,進入一個廣闊的“新天地”,它們爭強好斗的習性得到充分體現。據介紹,這2000多頭曼氏無針烏賊苗經過近50天的水池暫養,目前規格為5厘米,預計經過4個月的精心飼養,可以長到三四兩重,屆時可以端上人們的餐桌。
據了解,曼氏無針烏賊后端無骨針,人稱東海“四大海產品”之一,我省歷史上最高年產量達到6萬噸左右。但由于濫捕濫撈,導致該品種衰竭。為恢復資源,有關大專院校經過多年努力,于近年成功攻克了曼氏無針烏賊親體捕撈、馴化培養、苗種繁育與養殖關鍵技術,但目前曼氏無針烏賊以人工增殖放流為主,人工養殖烏賊較為少見,深水網箱養殖更是一項空白。
寧波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王春琳介紹,目前,烏賊養殖主要以圍塘養殖、水泥池養殖、傳統網箱養殖為主,此次嘗試用深水網箱養殖烏賊,是基于該養殖方式符合烏賊生長的水深、水溫及喂餌方式等生活習性,而選擇在嵊泗海域試養是因為該海域是烏賊的主產地,海域環境適宜。此外,嵊泗海域養殖季節較長、餌料充足,有利于烏賊個體生長。
邱仁平告訴記者,綠華海域是烏賊的自然繁殖場,上世紀70年代前烏賊旺發時節,當地老漁民不需要特殊的捕撈工具,搖著舢板就能捕烏賊,每次都是滿載而歸.憑借良好的地理條件,他今年騰出2只深水大網箱來養殖烏賊。“綠華100只深水大網箱原本是用來養殖大黃魚的,但因銷路問題大多數網箱都已經閑置,現在引進曼氏無針烏賊養殖,又可以派上用場了。”邱仁平表示,如果今年養殖勢頭好,明年將擴大養殖規模。
嵊泗縣科技局負責人表示,自從嵊泗發展深水網箱養殖以來,已嘗試了大黃魚養殖,且養殖效果較好,此次試養烏賊如果成功,將為該縣深水網箱養殖探索出一條新路。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