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常州網訊 9月11日至12日,全省水產養殖機械化技術推廣現場會在金壇召開,該市首創的蟹池微孔管道增氧技術模式得到與會水產及機械專家的充分肯定,省農機局副局長沈建輝要求在全省推廣這一技術,促進全省水產養殖朝著集約化、規模化和高效化方向發展。
據了解,蟹池微孔管道增氧技術是金壇市首創的河蟹健康生態高效養殖新技術,利用標準化池塘配套微孔管道增氧設施,采用“種草投螺、科學投喂、調節水質、生態防病”等生物操縱技術,實行集約化養殖,大幅度改善池塘生態環境,提高了蟹池綜合生產能力,達到養殖產量、產品質量、養殖效益、生態環境有機統一。這一技術確立了“畝放自育蟹種1000只、青蝦5—10公斤,畝產河蟹100公斤、青蝦30公斤、畝效益5000元以上”的生態高效養殖技術模式。
金壇市現有水產養殖面積26萬畝,初步建成了13萬畝河蟹養殖區、2萬畝青蝦養殖區、6萬畝魚蚌混養生態養殖區和5萬畝常規魚養殖區四大生態漁業經濟板塊。去年,該市漁業生產總量達4.3萬噸,產值突破10億元大關,被授予省高效漁業示范先進縣(市)。金壇市近80%水產養殖戶現已采用機械增氧技術,特別是2006年以來新推廣的蟹池微孔管道增氧技術,儒林鎮蟹農秦緯根采用這一創新技術,15畝畝效益超萬元。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