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都市女報資訊: 約上三五個好友,要一盆小龍蝦和幾杯啤酒,圍坐在桌邊開懷暢飲。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里,這成為濟南街邊的一道風景。小龍蝦店數量翻了一番,幾乎每個店都座無虛席,業內人士稱今年是小龍蝦最紅火的一年。
不過,從小龍蝦風靡全國的那刻起,有關它的生長環境的質疑聲就沒有停止過。“重金屬喂養小龍蝦”、“污水小龍蝦”等說法都讓人觸目驚心。近日,記者前往坐落在微山湖西岸的山東濟寧魚臺縣,探訪小龍蝦養殖基地,發現有些養殖戶的小龍蝦是用糞便喂養的。
龍蝦店數量翻番 日銷量3噸以上 麻辣小龍蝦紅遍泉城
今夏,小龍蝦在濟南紅得發紫。無論是在特色酒店還是路邊燒烤攤,你都能發現它的身影。據業內人士估測,目前濟南有上百家龍蝦店,比去年翻了一番,日銷售小龍蝦3噸以上。
百米之內就有三家店
9月13日晚上6點多,記者來到緯七路附近的一家小龍蝦店時,這里已座無虛席。記者只好沿街向前走,在不到一百米的距離內又發現了兩家龍蝦店,這兩家的生意同樣不錯。
晚上7:40以后,仍有食客陸陸續續來到龍蝦店,卻被告知龍蝦已經銷售完了。“我們就是沖著龍蝦來的,老板你照顧照顧,幫我們找一盆。”市民郭翔說。“實在不好意思,所有的貨都賣了。”服務員說。
今年新開店面約50家
27歲的郭翔四年前就喜歡上了麻辣小龍蝦。“今年開的店太多了,我都嘗不過來了。”郭翔說,無論是特色酒店還是路邊小攤,都有小龍蝦出售。有人開起了龍蝦連鎖店,也有人在路邊支個爐灶,便賣起了龍蝦。
小龍蝦店老板宋先生說,今年小龍蝦在濟南非常火爆,可以說是最紅火的一年。龍蝦店數量差不多比去年翻了一番,新開龍蝦店50家左右。
濟南人每天至少吃掉3噸
記者采訪時發現,濟南有三四家龍蝦連鎖店,其中兩家每家擁有五六家分店。某知名龍蝦連鎖店的負責人說,在銷售旺季,平均每家分店每天能銷售小龍蝦六七十公斤,他們的龍蝦全部來自濟寧魚臺縣。
宋先生說,夏天是小龍蝦銷售的旺季,平均每家店日銷量能達到30公斤。按照濟南現有龍蝦店100家計算,濟南人每天能吃掉3噸小龍蝦。“這是一個保守數字,加上路邊小攤和消費者自己制作的龍蝦,每天吃掉的龍蝦肯定在3噸以上。”宋先生說,龍蝦店的小龍蝦多來自魚臺縣,也有微山湖附近其他地區的。有些龍蝦店還會直接從海鮮市場進貨。記者在海鮮市場采訪了10個龍蝦商戶,其中有4人表示,他們的龍蝦來自魚臺縣。
墨黑淤泥中長大 從來沒做過檢測 小龍蝦這樣出爐
采訪過程中,有商家和食客表示,小龍蝦生長在惡劣的環境中,身上攜帶的寄生蟲可能會引發疾病。那么,小龍蝦的生長環境到底是怎樣的?近日,記者前往商家多次提到的進貨地———魚臺縣探尋究竟。
長在淤泥中
魚臺縣距濟南260公里左右。該縣淡水養殖業比較發達,池塘養殖面積達10萬余畝。
記者首先來到魚臺縣羅屯鄉的一家龍蝦育苗基地。這里只出售蝦苗,不出售成蝦。重量為30克左右的帶子蝦每斤36元,40克左右的則為每斤46元。該基地有3個水泥砌成的小蝦塘,總面積1.5畝左右。
記者看到,池塘里的水是墨綠色的,剛靠近便聞到一股臭味。水塘中插著一根木棍,拔出來只見根部沾滿了墨黑色的淤泥。
養殖基地老板駱某說,他今年年初才開始做育苗生意,附近有三四個養殖戶都使用他的蝦苗。每畝蝦塘砌塘和蝦苗成本約1萬元,年產龍蝦500公斤左右,一年之內就可以收回成本。用廢舊魚塘養蝦成本更少,這也是小龍蝦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的原因之一。“龍蝦好養,基本上不用管,水也不用換,只需補點水和飼料就行。”駱某的兒子說。
喂糞便催肥
在離塘邊約半米的位置,水里放著兩個石墩,這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石墩露出水面20厘米左右,上面落滿了蒼蠅。
龍蝦池里為什么放石墩呢?記者提到這個問題時,駱某閃爍其詞。在記者的追問下,他才道出實情。
原來,龍蝦養殖過程中,需要往水里放入人畜的糞便,以產生更多的微生物,供龍蝦食用。這被村民稱作“施肥”,或“給蝦補充營養”。駱某施肥時先把糞放到石墩上,再用水把糞均勻地沖到蝦塘的每一個角落。他每個月要往塘里放兩次糞,每畝蝦塘共放入20公斤左右。“糞越多水越肥,養出的龍蝦個大、肉多。不過,水太肥了也不好,這個塘就放多了。”駱某指著最南側的一個蝦塘說。
記者看到,這個蝦塘的水幾乎成了黑色,但塘內仍然有不少龍蝦。
從未檢測過
隨后,記者又來到魚臺縣王廟鎮某村,找到了龍蝦養殖戶劉某。他也是今年才開始學習養殖的,一共養了16畝龍蝦,蝦塘像一個小湖。
與駱某相比,劉某的蝦塘更簡易,只是在蝦塘周圍加上了一圈紗網,防止龍蝦外逃。劉某稱,龍蝦的生長周期為三四個月,每年可以收獲三四茬。
劉某坦言,他的蝦塘中也要經常放入糞便,而且附近的養殖戶全都這么做。“辦個蝦塘要經常接受相關部門的檢測吧?”記者問。“沒這么麻煩,養殖期間從沒有人來檢查。最后龍蝦直接發到飯店,更沒有人管了。”劉某說。
旺季每天往濟南送2噸蝦
龍蝦販子劉某某說,當地有五六個龍蝦商,組織龍蝦銷往濟南、北京、上海等地。而專門往濟南送貨的有兩三個,他就是其中之一。
在龍蝦產量旺季,他每天能往濟南送龍蝦500多公斤。再加上其他幾位蝦商,這個縣每天送往濟南的龍蝦能達到2噸左右。
劉某某說,一般來說,野生的龍蝦全身發紅,稱為“紅蝦”。而養殖的龍蝦外殼顏色比較暗,殼連接處幾乎是黑色的,稱為“青蝦”。濟南龍蝦店使用的龍蝦多為“二青”,即個頭較小、重量為25克左右的“青蝦”。“二青”每斤出貨價為8元左右。
劉某某還表示,他還提供死蝦,每斤3元左右。濟南有些龍蝦店會摻一些死蝦往外賣,但這種情況并不多見。
小龍蝦監管存在空白食客要學會識別方法
小龍蝦在這種環境中生長,市民長期食用,是否會存在安全隱患?是否有相關部門對它進行監管?對此,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醫生:小龍蝦攜帶肺吸蟲
濟南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孫自勤說,活小龍蝦攜帶大量肺吸蟲。寄生蟲一旦侵入人體,便寄生在人的肺部,引發肺吸蟲病,患者會出現咳嗽、咳血等癥狀。
其次,小龍蝦喜歡吃一些腐爛生物,腐爛變質的蛋白質一旦進入人體,會給健康帶來很大損害。死小龍蝦更是不能吃,它可能會引起鉛中毒。
專家:受污染蝦或致人中毒
濟南淡水養殖研究所技術員彭福介紹說,小龍蝦的適應能力極強,在清水和污水中都能生存。污水中的重金屬、油污等垃圾物雖然不是小龍蝦的攝食對象,但可附著在食物上,進人龍蝦體內,再隨龍蝦進入人體。
由于重金屬超標的食物會給人體帶來慢性中毒,因此人們在選取龍蝦時,最好選擇水質比較好、重金屬污染相對較輕的水域出產的蝦。一般來說,小龍蝦蒸煮40分鐘以上,寄生蟲和細菌就能基本被殺滅。
隱患:存在檢測檢疫空白
彭福還說,目前相關部門對小龍蝦的監管存在空白。從養殖到銷售,幾乎沒有部門對小龍蝦進行檢驗檢疫,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昨天,記者先后聯系了山東海洋漁業廳、濟南市農業局、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濟南市衛生監督所,四家單位均表示未對小龍蝦進行過監管和檢測。
相關專家提醒市民,小龍蝦的質量無法保證,食用時應學會識別方法。活小龍蝦入鍋后尾部蜷曲,鰓呈白色;死龍蝦經過烹飪,尾部是直的,鰓呈黑色。
此外,肺吸蟲等寄生蟲主要寄生在小龍蝦的黑色腸子中,市民清洗或者食用時最好將腸子去掉,防止寄生蟲進入體內。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