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長江日報資訊:位于武漢市西南端的漢南區漢南農場,歷經三年的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趟出了一條新路,河蟹養殖發生了飛躍式、幾何級數地發展,揭開了漢南成功養蟹的新篇章。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與2004年相比,漢南農場養蟹面積擴展20倍,總產增長32.3倍,單產提高67%,總產值增長49倍,畝產值增長1.5倍,人均收入增長3.9倍。
據悉,該農場1966年由湖區圍墾而成,土質肥沃、水質良好,但因地勢低洼,種植糧棉效益不佳,改池養魚也無優勢可言。出路何在?場里組織一班人到沿海地區考察調研,發現養河蟹可能是一條路子,經多方面論證分析,確認本地區具有適于河蟹養殖的良好自然條件,走高起點的標準化養蟹之路,是完全可能取得成功的。農場黨委書記李文光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改稻養蟹”的倡導者、發起人。
農場一班人首先以NY/T841《綠色食品蟹》為核心,實施國家、行業有關的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標準、養殖技術規程等,自己制定了河蟹質量安全方面的《總體操作規程》、《HACCP管理體系》、《苗種管理規程》、《環境監測管理規程》、《投入品管理規程》等自律標準,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
同時實行全方位社會化服務、健全各項制度。對于技術服務、培訓、苗種采購、生產投入品監管、生產操作、質量檢測、資料記錄、產品銷售等都有相關規定,均按計劃和制度執行。社會化服務主要由河蟹養殖協會和服務專班承擔,常以簽訂合同的形式執行。三年共培訓了2100人次,培養的500個示范戶成為示范區的中堅力量。
該農場于2003年著手改造低湖田,建設規范化的蟹池。2004年養蟹1000畝,產量45噸,產值360萬元,產品質量上乘,市場十分暢銷,一炮打響;2005年養蟹2000畝,單產60公斤;2006年養蟹10000畝,單產65公斤;2007年養蟹20000畝,單產75公斤。產品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注冊了“喜鵲湖”商標,管理工作通過了國家農業部質量管理中心的HACCP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7年金秋時節,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喜鵲湖”螃蟹節,通過了國家級示范區驗收。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